國外醫生看到台灣那麼多病人長期插管連接呼吸器,都表示驚奇和不解。台灣病人和家屬常以為「插管是急救,氣切表示病人快死了」,所以堅持病人一直插著管,讓病人每個呼吸都如針刺般痛苦。台灣人對氣切和插管有種種誤解,非常需要一次講清楚。

Q、什麼是插管,什麼是氣切?為什麼要用呼吸器?

插管正式名稱是氣管內插管,是把一根氣管內管(人工氣道)經由病人口腔或鼻腔穿過喉嚨與聲門進入氣管深處。

氣切則是氣管切開術的簡稱,在全身麻醉下從病人的頸部氣管環狀軟骨中間切開一個小洞,放入氣切管,透過氣切管自行呼吸或連接呼吸器而呼吸與抽痰。

使用呼吸器是要解決病人呼吸困難、呼吸微弱、沒有呼吸、氧氣不足、呼吸衰竭等問題。

 

Q、插管是急救,而且比較不痛苦?

錯。氣切和插管都不是治療疾病,而是利用人工氣道維持呼吸道暢通的方式。

馬偕醫院胸腔科主治醫師林榮祿表示,病人因為呼吸衰竭被插管接上呼吸器輔助呼吸,是一種緊急處置,但長期插管會有合併症,包括由鼻腔插管可能引起鼻腔疼痛、鼻竇炎;經口腔插管會因為氣管內管長時間壓迫導致口腔潰瘍、喉嚨內長肉芽腫、聲帶受損、或因氣囊過度壓迫氣管造成氣管軟化症,口腔分泌物不易清除、口臭、吞嚥困難,有時病人容易咬管導致通氣不順。

很多人以為氣切比插管痛苦。其實插管比氣切痛苦太多,「不信的話,自己拿根管子含在嘴裡插進喉嚨試試看,」一位胸腔科醫師認真說。

Q、厝邊頭尾說,做氣切病人會快死,所以萬萬不可?

當病人呼吸困難急救時,會先以插管方式連接呼吸器,但長期插管會有併發症,且病人很痛苦,因此醫師會在病人插管三週左右,評估病人情況。若是病況比較嚴重、短期無法成功拔管,可能需長期依賴呼吸器,或者因意識不清、身體虛弱而咳嗽能力差或痰液太多,必須依靠抽痰機清除,以免氣管被痰堵住,醫師會建議病人或家屬考慮接受氣切手術,把氣管內管更換為較短的氣切管,馬偕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彭明仁表示。

氣切和病人死亡,兩者不必然相關,病人過世是因為本身疾病進展至末期(如心肺衰竭)的關係,而不是氣切所造成。

Q、病人做氣切在喉嚨開洞,不能說話、吃東西沒有生活品質,很可憐?

,氣切比插管有生活品質。

呼吸治療師全聯會祕書長楊玲玲指出,氣切的好處有:

● 氣切管路比較容易固定且安全,臉部皮膚不會因長期插管貼膠布而破皮受傷,可以照顧口腔衛生,外觀也比較美觀清爽。

● 氣切管因為少了鼻子或口腔到喉嚨這一段氣道,呼吸道阻力比較小,比較容易抽痰或咳痰,呼吸比較有效率,有利於訓練病人脫離呼吸器。

● 意識清醒的病人,經過吞嚥訓練與調適後,可以從口進食,甚至可以配合呼吸器送氣時間說話,大大提升長期使用呼吸器病人的生活品質。

 氣切的併發症主要為氣切傷口的感染、出血、中膈腔氣腫及晚期的氣管狹窄等,但發生機率很低。

Q、呼吸器使用多久可以脫離?

台大醫院胸腔科主治醫師郭律成表示,呼吸器何時可以脫離,醫師需依據病人狀況去判斷,難有一定標準。即使相同疾病,也可能因嚴重度不同、病人性格特質、心理層面等因素的影響,呈現很大差異性,例如病人在用呼吸器前心肺功能或營養狀態比較差,使用呼吸器的時間也會比較長。一般來說,使用時間愈長,病人愈難脫離呼吸器。

Q、醫院要我們轉至呼吸照護病房?該怎麼選?

當病人於第二階段呼吸照護中心仍無法成功脫離呼吸器時,若病人病情複雜或家屬無能力帶回家照顧,則需下轉至第三階段的呼吸照護病房,有些醫院沒有附設的呼吸照護病房,此時家屬將面臨尋找呼吸照護病房問題。

選擇呼吸照護病房時,環境、照護品質、價錢、和離家遠近都是要考量重點。健保支付大部份的醫療費用,家屬每月需額外支付護理照顧費用,有的醫材如抽痰管還需另外計算,需詢問清楚。一般而言,費用約在2~3萬元。

壢新醫院醫院呼吸照護病房護理長陳慧琪建議,呼吸照護病房最好不要限制訪客時間,容許家屬隨時探訪。其次,仔細看看住在那兒的患者的外觀,看護執行灌食翻身等照顧狀況情形,問問員工的年資長短,因為資深員工多,意味對工作環境感到滿意。

Q、醫院建議可以考慮回家照顧,怎麼做?如何進行居家呼吸器照護?

楊玲玲說,將心比心,大部份病人都希望能回家和親人在一起。但仍需考慮到安全與現實面,如果經醫師評估病人條件符合,家裡的空間夠、也有人可照顧,家屬可考慮接受居家呼吸器照護服務,健保有提供呼吸治療居家照護給付。

醫改會提醒,除了健保所給付,家屬還需要自費額外負擔訪視人員的交通費用,以及租用設備、購買耗材的部份費用等。詳細需自費的金額,建議在申請居家照護之前,先和呼吸治療管理師討論。

若選擇居家照護,家中將會需要能夠24小時照護病患的看護或家屬,因此不管是費用或是照護責任的分攤,建議家人先商量、評估過後,再做決定,照顧者除了學習基本病人日常照顧,如翻身、拍背、灌食、抽痰、傷口換藥等,還需學會呼吸器的簡易操作如開機、關機、簡易故障排除、呼吸管路更換及積水排除、抽痰、氣切傷口照護、人工甦醒球之使用,以及緊急狀況處理,以確保病人可以在家中得到最好的照護。 

 

文.張曉卉

康健雜誌 144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ndybear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