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台灣有兩千人得到奇怪的流行病,剛開始是皮膚發黑,後來又冒出許多痘痘。原本還以為是普通夏天的皮膚病,沒多久,這些人連指甲都變黑了,醫生才驚覺,可能是食物中毒。

事實比食物中毒更嚴重。他們吃的食用油受到多氯聯苯的污染,多氯聯苯進入他們的細胞裡,代代相傳,成功大學工業衛生學科與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郭育良研究發現,多氯聯苯的毒害,已經傳至第三代。

《康健雜誌》在13年前創刊時,即以「精子的危機」警示環境荷爾蒙的危害,2003年更進一步大幅報導環境荷爾蒙,當時資深記者、現已退休的刁蔓蓬採訪完多氯聯苯中毒事件受害者,眼見他們長期受肝硬化、甲狀腺腫瘤等病所苦,20多年來滿滿的就醫記錄,難忍情緒,一路哭回台北。

2011年,食品添加物起雲劑摻入DEHP,「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塑化劑污染,」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伍焜玉是學者性格,在記者會上慢條斯理、總是引用科學數據,但仍忍不住痛罵。

原因很明白,這次不是兩千人,而是兩千三百萬人。運動飲料、果醬、果汁、益生菌、維他命、鈣片、蜆錠、果凍、感冒糖漿…,「沒吃過,不算台灣人,」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搖頭。

 雖然國家衛生研究院已經精算出,成人若每周喝3瓶運動飲料,睪丸萎縮或異常的風險增加至1~2倍,兒童受害更深,是成人的10倍。但問題是,此次塑化劑牽扯的嫌疑犯太多太廣,「雞尾酒」作用下所有的複數毒性難以想像。目前最擔心孕婦、小男生所受塑化劑的影響,「未來要有大型的公衛調查,才能給民眾一個交代,」凌永健認為。

 添加塑化劑進起雲劑的添加物廠商,罪不可赦,但食品業者也難辭其咎。

「我們身處在打折社會(discount society),」實踐lohas生活的肯夢負責人朱平說,消費者喜歡搶便宜,廠商也為了節省成本,買進低價的原料,造成如此大的危害。

面對上游供應商供應的原料便宜又好用,配方又不明,「怎麼不起疑?」台大食品研究所教授孫璐西氣急敗壞,她說,這是30年來看過最嚴重的食品摻毒事件。

因為檸檬果汁粉「中槍」的統園國際集團董事長王繼中說,他們太相信上游廠商是3、40年的老廠,不會有問題,怎知他們低價購進昱伸化工的黑心起雲劑,貼上自己的標籤。

「對食品我們總是問太少問題,包括食品業者對上下游廠商,」主婦聯盟理事主席黃淑德分析道。

消費者這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食品「識字率」很低。對入口的食物不了解來源從哪裡來?如何製成?添加哪些添加物?買食品時很少做「手腕運動」,翻過來看食品標示

D day之後,重建才開始,凌永健認為。

政府:源頭管理,層層把關

》過去DEHP在環保署屬第四級毒物,只需一年申報一次,今天政府已經宣示提升到第二級,未來毒物的源頭都要登記申報,進貨到去向,都應掌握。

 》不需雞婆檢驗員,未來常規檢驗項目應增加常見的塑化劑項目。

 》複方食品添加物應登錄。若看食品標示,根本看不到起雲劑這項,因為起雲劑是複方,不需登錄查驗。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簡任技正薛復琴表示,正研擬配套,未來將登錄與管控。

業者:與上下游共生共存

「生產安心、安全的食物,本來就是業者的責任,」中華有機與自然食品協會理事長楊惠芳認為。大品牌有責任與下游廠商共生共存,在合約就要求下游廠商改配方、改製成需事先通知,否則出事一樣影響品牌,損失慘重,凌永健認為。

消費者:六行動,減少食品添加物

不在乎食物來源、生產過程,希望價格愈低愈好,就是吃到有毒原料,造成「飲食末日」,沒有東西敢吃。

如果每一天都對各種食物多知道一點,慢慢地,對食物就會有更有智慧的選擇。
除了少吃動物性脂肪、食物盡量不要碰到塑膠、經常洗手、多吃纖維蔬果和運動流汗排毒外,《康健》和你約定六行動,從今天開始,從自己開始進行添加物減量。

(一)多吃真食物、少吃食品

真食物指一定會變質、天然生鮮的食物,最簡單的辨識方法就是在超市、超商靠牆而立冷凍、冷藏貨架上的東西。

(二)支持無添加

要有體認,無添加代表味道會變淡,顏色會變醜,保存期限會變短,價格會變高。但如此一來,更吃得到樸實的味道。

(三)食品中有念不出來成分的不要吃

《到底要吃什麼》作者波倫(Pollan)建議,食品中有陌生唸不出來,以及有5種以上食品添加物的食品不吃。

(四)吃少一點、吃好一點

不會胖的法國女人給我們的啟示就是總是吃好東西,寧可貴一點,支持真心生產的廠商,通常會貴一點,但吃少一點少,選擇品質而非價格。

(五)烹調前先除毒

《與食品添加物和平共處》作者增尾清建議,在炒、煮之前,藉由汆燙、過水或熱水沖淋,都可以減少加工食品裡的食品添加物。

(六)食育從小做起

讓孩子學會選擇健康食物的能力,這才是一輩子受用無窮的能力。這要從小教起,例如家裡不買、不囤積含糖飲料。或是讓孩子當料理的幫手,參與選擇食物、烹調到飯後收拾的過程,促進孩子關心飲食。

在每一次食品安全問題敲痛知覺時,就是一個機會,用吃投票,重新慎選食物,尊敬大自然,謹慎杜微過度添加的食品,重新和食物建立新關係。

大家都希望安心享受食物帶來的樂趣與美味,但這需要消費者、業者、政府更大的決心。

 

文.副總編輯 黃惠如 WebOnly

 康健雜誌 151期


arrow
arrow

    candybear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