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初夏,日本腦炎、流感、小兒麻痺等各種感染病肆虐,造成幼兒殘障、死亡。據統計,小兒麻痺大流行時一年有300~700名兒童染病,台大醫院小兒科走廊上擠滿了看病人潮,焦急的家長、哭鬧的孩童,讓剛從台大醫學院畢業的李慶雲,下決心走上預防研究之路。

預防接種政策,使台灣遠離了傳染病肆虐的威脅。李慶雲積極研發疫苗並協助政府推動孩童打預防針,50年來,天花、白喉、小兒麻痺在台灣銷聲匿跡,日本腦炎、麻疹獲得控制,也奠定台灣感染症醫學的基礎。

疫苗安全嗎?李慶雲的小孩先打疫苗做示範

在台灣的醫療體制裡,感染科屬於二線單位,患者大多是轉診或會診,因此編制最少,也較不受重視,但幸虧這群躲在幕後的小兒感染科醫生們勇敢堅持,從預防、治療到研究,為台灣防疫史寫下漂亮的戰績。

譬如宣導預防接種曾倍受阻撓。50多年前台灣麻疹流行,疫苗之父李慶雲教授的大女兒因感染麻疹發高燒抽筋,差點送命,因此他努力研發出麻疹和日本腦炎疫苗。為了讓人相信疫苗是有效安全的,他讓自己年幼的二個女兒和兒子率先接種疫苗,並選在台大醫院大廳公開接種以取信於人。

1981年,B型肝炎疫苗剛研發成功,李慶雲認為新生兒應該普遍施打,可有效遏止肝癌發生率,但當時找不到醫院願意配合做人體試驗,李慶雲請學生黃富源幫忙,當年還是台北馬偕小兒科醫師的黃富源看到疫苗安全性報告,以及高達百萬的鉅額賠償金後認為,「他們一定是對這疫苗很放心才敢這麼做,」他自告奮勇由馬偕醫院接下人體試驗,經過一年測試,疫苗成功獲得肯定,政府大力支持B肝研究計劃,開啟了台灣享譽世界的肝炎防治研究。

如今,疫苗施打已受到立法保護,只要預防接種委員會通過必須施打的疫苗,政府就必須編列經費打。

腸病毒71型研究享譽國際

台灣的疫苗研究發展在亞洲聞名,另外腸病毒71型的研究也是世界第一,林口長庚和成大醫院的研究已是國際級的參考指標,而成大醫院也協助越南做腸病毒防治10年,並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手口足症的治療準則。

提到1998年爆發腸病毒大流行,造成嚴重的神經併發症,奪走78人性命,醫生們仍心有餘悸。

第一個發現腸病毒案例的成大小兒部主任劉清泉說,腸病毒每年都有,但從未有過重症致死案例,當時有個22個月大的孩子,出現手口足症合併肺出血,他想到曾看過美國耶魯大學報告過相關病例,因此從孩子的氣管做分離檢驗出果真是71型作怪。

但71型在各國並未發生侵犯神經的重症致死案,後來研究發現,其實台灣的71型是基因變異株,才會造成這麼嚴重的死亡。

當時第一起腸病毒死亡案例發生在林口長庚醫院,任職長庚的張鑾英醫師(現為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才剛生完小孩,每天和死神搏鬥搶救孩童性命,初為人母的她不忍心看著小小孩從高燒、插管到肺出血過世只有短短幾天,家屬和醫護人員震驚悲痛,後來她研究71型的致病機轉和治療,成功讓死亡率從八成降到現在的兩成,即使有神經性後遺症的孩子,也慢慢恢復健康。

除了研究之外,台灣在感染病的臨床治療和本土研究也很扎實。

前台北馬偕醫院副院長黃富源、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院長林奏延,和前三總副院長、小兒科醫師朱夢麟(已逝)等,積極參與本土感染病學研究、培育相關研究人員,為日後的防疫作戰儲備優秀人力。

1987年感染症醫學會成立,要求感染科醫師要具備全方位的能力──大人與小孩病人都要會看,且同時接受內科及感染科訓練,「這是最好的小兒科(及內科)訓練,可以擔任醫生、急診、公衛研究或防疫工作,」劉清泉對於台灣的感染科醫生訓練很有自信。

台灣的小兒感染科各有特色,林口長庚在第一位受過美國完整小兒感染科訓練經驗的林奏延院長帶領下,團隊編制最大,病例個案數最多,從臨床、研究、社區防疫工作及細菌抗藥性研究都有豐富經驗。

台大則著重發展疫苗研究和最新的臨床檢驗。馬偕是小而美,注重臨床經驗,對於發燒重症的處理有獨到之處。成大則是照護南部地區的重症感染病患,尤其對於南部地區較多的登革熱病例很有心得。

面對層出不窮的各種感染病症,家長該如何應對?專家們有幾個提醒:定期接種疫苗、多洗手、抵抗力較弱時戴口罩,且不要濫用抗生素。

「台灣的抗生素抗藥性問題很嚴重,」研究抗藥性問題超過10年,林口長庚小兒感染科醫師邱政洵不諱言。現在多數醫學中心都有電腦監控抗生素開藥的方式,一般醫生不能隨便開某些抗生素,必須由感染科醫生做審核。但成效如何?多位醫生表示仍有待加強。

「好不容易開刀12小時才把病人救下來,為什麼我不能用這種抗生素,萬一病人怎麼了你要負責嗎?」有時感染科醫生也會受到其他醫生質疑、施壓,無法確實控制抗生素使用。

儘管如此,但他們從不放棄堅守立場,「沒有得到正確診斷前,寧可先不用抗生素,」這是台灣小兒感染症權威李慶雲和黃富源對後輩醫生最殷切的叮嚀。

文.林貞岑

 康健雜誌 151期


arrow
arrow

    candybear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