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慢跑在美國是很時髦的運動

在台灣,也常可看到外國人在路上慢跑。不過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卻在慢跑時暈倒,送醫院後才知道他罹患了甲狀腺機能亢進症,造成心房纖維顫動,最後服用放射性碘治療。我的前輩為了控制體重,早上去慢跑時,卻路倒猝死。那麼慢跑到底是有益健康,還是有害健康呢?

大家都知道,戶外運動對體能有幫助,可以減少肥胖的發生機會,能夠減少肥胖,當然對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中風的預防也有幫忙。最近,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內科的醫師們,發表了他們追蹤長達21年的研究,也因此作者之一,最資深的佛萊斯醫師,都已成了榮譽教授了。

慢跑對健康的益處

他們從1984年1月起,追蹤50歲以上愛好長距離慢跑的人,共538位,另外,選擇423位,也是50歲以上,但不喜歡慢跑的健康人做對照組。總共有284位跑者,和151位對照組,到2005年時,完成了21年的追蹤。

在追蹤19年時,15的跑者已經過世,但對照組死亡的則到達34。慢跑者除了較少因心臟血管疾病死亡外,有趣的是因惡性腫瘤和神經疾病而過世的也較少。這也和過去的研究發現,規則的運動,可以減少老年癡呆和許多種癌症相符合。

由於規則的運動可以增強心臟血管的體能,增加肌肉的質量,因此比較不易發生意外。此外,發炎的指標減少,對疫苗的反應較佳,認知功能也得到改善。

研究者更發現,在能夠處理日常生活的能力上,慢跑者也比對照組,在追蹤期間的任何時間點上,皆較佳。
不過長期間的慢跑真的沒問題嗎?有像上述這麼好嗎?
慢跑,下肢易受傷

運動對健康的好處不容置疑,但由荷蘭鹿特丹研究者發表的一篇文獻總整理,卻讓我們在了解某件事對人有好的那一面時,在壞的影響方面也能做一個省思。

密多庫普醫師等在《英國運動醫學期刊》中報告,長距離的慢跑可能導致下肢受傷,發生的機會由19.4至79.3不等。主要受傷的部位在膝關節,發生機會為7.2~50.0其次是小腿,發生機會9.0~32.2,包括脛骨、腳後跟肌腱、小腿肚,以及腳後跟然後是腳,包括腳趾頭,發生機會為5.7~39.3接續是大腿,發生機會3.4~38.1。較不常見的受傷部位是腳踝3.9~16.6,和骨盆腔3.3~11.5。

從上述的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知道,
過度的跑步,會讓身體的重量主要壓迫在膝關節上,而容易造成膝關節受傷。而每星期兩天以上的男性跑者,較容易發生膝關節的受傷,但女性則無此現象。此外,如果能逐步增加跑步的距離,可以減少運動傷害。

奧運金牌背後的省思

最近北京奧運剛剛落幕,我們看到舉重、田徑、馬拉松、跆拳道選手的傑出表現,但不要忘了,許多選手因負傷而退賽。其實舉重對膝關節是很不利的,而田徑選手的肌腱容易拉傷。馬拉松的由來,是因為希臘人菲迪皮德斯為傳回雅典在馬拉松一役的捷報而長跑致死。因此在金牌的後面,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悲哀。

就一般人而言,每星期最好至少有5天短時間的運動,對健康是很重要的。但運動的方式,和運動時做好保護也很重要。目前在國內,很熱門的運動之一就是騎腳踏車,這種運動的傷害主要為大腿前面部位的肌肉會僵硬和疼痛。

這樣看來,是否有較好的運動方式可以選擇呢?依我看來,可能打太極拳是最不會有運動傷害,而且不易因對心臟突然造成負荷而發生意外。

總之,在探討某件事情對人類有何益處時,也許也應做多角度的觀察,這樣才不會發生誤導,慢跑亦復如此。
 
常春月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ndybear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