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刷牙除了認真刷洗之外,工具的選擇以及方法,其實都很重要。而除了傳統刷牙外,一定要強化使用牙線清潔的習慣,才能徹底清除牙菌斑。

牙齒好痛喔!莫非我又蛀牙了?」許多民眾經常感到困惑,明明自己非常認真刷牙,但是始終擺脫不了蛀牙的困擾,甚至還有牙周病的威脅?

根據臨床統計數據顯示,台灣民眾每天刷牙者高達99%,代表大家都有基本的潔牙觀念,不過卻也有9成40歲以上的成人出現牙周病的症狀,似乎努力刷牙並沒有如預期帶來的口腔健康。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周病專科主治醫師李長祐表示,多數民眾刷牙只有用牙膏跟牙刷來刷牙,卻忽視了牙線的使用,因此,容易造成齒縫處清潔不全、殘留牙菌斑,導致口腔出現牙齦炎、牙周炎或牙周病的症狀。因此,除了傳統刷牙之外,建議民眾一定要強化使用牙線清潔的習慣,才能徹底清除牙菌斑。

保護牙齒必要工具

 

1 牙刷:

選擇軟毛、頭小的牙刷,因為牙刷頭小,才能深入口腔深處清潔後方的牙齒,而硬毛牙刷則容易傷害牙齒表面及牙齦。若以每天刷牙2次來說,1~2個月後,刷毛就可能出現彎曲、分叉的現象,不只降低清潔效果,也容易造成牙齦流血、發炎,所以,建議每2個月就要更換一次牙刷。

2 牙間刷:

適合牙周病患者及戴矯正器的人使用。牙間刷主要設計就是清潔因為牙齦萎縮而出現的牙縫及牙根凹陷處,但若是牙縫較小,牙間刷無法深入者,也不能硬塞,不然可能會傷害到牙齦。

3 牙膏:

含氟牙膏中的氟離子能在牙齒表面形成保護膜,抑制酸性物質侵蝕牙齒的能力,不過不建議兒童使用,以免在牙齒表面出現不規則的白色斑塊。而牙齒敏感的人,則可選用敏感型牙膏來刷牙。

4 牙線:

牙菌斑是造成蛀牙及牙周病的重要原因,但是一般在刷牙的時候,刷毛無法清除小隙縫中的牙菌斑,因此,需要藉助牙線的深入清潔。市面上販售的牙線有兩種形式,包括─整捲的樣式及牙線棒,其中牙線棒的尼龍線短、拉力弱,一用力就會斷掉,因此,無法有效清除附著在牙齒縫隙中的牙菌斑;而整捲的牙線包覆性高,當將牙線繃緊成直線之後,可以輕易的清除牙縫、牙齒與牙齦間凹陷處的牙菌斑,補強牙刷清潔不足之處。李長祐建議,使用牙線時,應該將牙線拉出約一手臂的長度,並纏繞在兩手中指,以食指及食指,或是食指和大拇指撐起牙線,才能徹底清潔間隙。

5 牙籤:

在台灣常見的牙籤是圓柱形,尖端處因為接觸面比較小,只適合用於飯後剔除食物殘渣之用;而國外則有切面為三角柱的牙籤,當深入牙縫時,兩側切面能藉由磨擦力去除牙菌斑以及初期形成的牙結石,比較有清潔的作用。

6 漱口水:

主要的功用是抑制細菌的孳生,針對已形成的厚實牙菌斑,則清潔效用不大。另外,漱口水的成分也會影響使用後口腔的健康狀況。因此,建議短期使用,如手術後病人或是關節受傷暫時無法刷牙的患者。而添加酒精的漱口水口感比較辣,容易刺激口腔黏膜,因此使用上要注意安全。

 

洗牙也是潔牙的一環

李長祐表示,口腔保健最重要的就是清潔,但是每天刷牙及使用牙線,雖然能有效清除牙菌斑,卻不能完全去除已經鈣化的牙結石。

新生的牙結石因為尚未鈣化因此軟軟的,可以利用刷牙清除,不過若是長時間附著在牙齒表面,慢慢與牙齒的鈣離子結合,而鈣化變硬之後就不容易除掉,只能利用牙科的超音波洗牙等方式處理。牙結石的成分包含了鈣、磷等礦物質,以及細菌、細胞上皮組織,當牙結石長期累積於牙齒表面,將會壓縮牙齦組織,進而造成牙齦萎縮、發炎或是細菌感染等症狀。因此,要清除牙結石,只要定期洗牙,就可以免於威脅。

不過,近年來常有關於洗牙的錯誤觀念在網路或是口耳相傳,造成大家對洗牙的疑慮。許多人認為洗牙會造成牙齒酸痛,就是因為洗牙破壞琺瑯質的後果;又覺得當洗完牙後,牙縫會因此變大、有礙觀瞻??等等,其實這些都不應該成為洗牙所背負的包袱。

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檢查

超音波洗牙是藉由超音波振動以及水柱將牙結石分離,基本上並不會傷害到牙齒的琺瑯質,患者洗牙時會出現酸痛的現象,主要是因為牙結石清除之後,已經受到破壞的牙齒之牙根暴露後的結果。而牙縫會變大,卻是因牙結石造成牙齦萎縮,一旦清除牙結石後,就會露出萎縮後的牙縫。這些讓人覺得不舒服的狀況,其實牙結石才是罪魁禍首,而這也說明定期洗牙的重要性。

人的一生就只有乳齒換恆齒的一次機會,若是不從平日就好好保養牙齒,等到缺牙時才後悔,真牙也回不來了。因此,李長祐提醒,一般牙齒健康的人,建議早餐之後及睡覺前刷牙併用牙線清潔,而有牙周病的患者,則是要在三餐飯後及睡覺之前,搭配牙間刷清潔,同時每半年定期檢查牙齒與洗牙,從日常保健及醫療層面雙管齊下,才能保有一口乾淨的真牙。

 

常春月刊作者: 文/連以晴 | 常春月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ndybear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