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前食道癌手術確實是大手術,病人術後常病懨懨,但現在大多可以使用微創手術,術後恢復快,所以食道癌手術已經沒有過去想像那麼可怕,心理因素有時比疾病因素來的更大。」台大胸腔外科教授、台灣心臟與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李章銘一語道破民眾的憂心,但最怕的也是早期不容易發現。

 

發生率大增3倍 早期不痛不癢易忽略

近20年來國內食道癌發生率增加3倍左右,李章銘認為與抽菸、喝酒人口沒有減少有關,加上曾有一段時間檳榔非常盛行,經過10~20年間在這些食用者的體內作用,也造成現在開始出現大量患者。此外,食道癌也有年輕化趨勢,過去大多是50歲以上病患,近來也可看到40多歲、甚至30多歲的患者。

李章銘說,食道腫瘤是從食道黏膜開始發展,這個部位沒有感覺受體,不痛不癢,往往等到腫瘤長到阻塞食道管腔一半以上、吞嚥時有卡住的感覺,病人才會警覺並就醫;又或者是腫瘤影響到呼吸器官,刺激呼吸道,抑或食道堵塞、勉強吞嚥時因呼吸道吸入性嗆咳,才會出現咳嗽的症狀。但通常這時病情已較嚴重。

什麼是食道癌?

食道癌是發生在食道上的惡性腫瘤,主要分為鱗狀細胞癌與腺瘤,食道癌是存活率較差的癌症,原因則是大多數發現症狀才求診的病患,病況往往已是晚期,食道癌的發生也與地域有關,中國北方、西伯利亞、蒙古、阿富汗、中亞、伊朗,裏海附近有所謂的亞洲食道癌帶,在台灣食道癌佔男癌症性死亡率的第6位。

引起食道癌的原因有那些?

  1. 飲酒: 酒精目前被認為是食道癌的主因之一,喝酒引起食道癌的機率比一般人多了三到四倍。
  2. 頭頸癌病人: 研究指出,頭頸癌症病患有三分之一會在食道發生癌症。
  3. 熱飲: 過燙的飲品會傷害食道,長期吃喝滾燙食物容易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
  4. 醃漬食物: 醃漬食物內含的亞硝酸有致癌性,可能導致胃癌以及食道癌的發生。
  5. 吸菸: 研究指出,抽菸者罹患食道癌的機率約為非吸菸者的3~5倍,同時吸菸又飲酒者罹患癌症的風險又比常人多20倍。
  6. 嚼食檳榔: 檳榔不僅是口腔癌,也會增加食道癌的風險,吃檳榔同時,吸菸以及飲酒的人罹患食道癌的機率比一般人約提高78倍。
  7. 食道腐蝕性傷害: 雖然在食道癌的成因中僅算小眾,但食道曾受過腐蝕性傷害的人需要提防食道癌的發生。 

食道癌病患會有那麼症狀?

  1. 吞嚥困難: 吞嚥困難是食道癌最主要的症狀,主要原因是腫瘤大小已經佔據了整個食道管腔的一半,導致食物較難吞嚥,且吞嚥困難是漸進式的,會慢慢由固體吞嚥困難到液體吞嚥困難,倘若順序不同則食道癌機率便大大降低。
  2. 吞嚥疼痛: 當腫瘤產生潰瘍時,病患就會出現吞嚥疼痛的症狀,甚至腫瘤過大導致食道阻塞病患還會出現唾液分泌物聚積並從嘴巴逆流而出,而吞嚥疼痛或吞嚥困難也會影響患者飲食,時間久了病患體重會減輕。
  3. 胸骨後疼痛: 患者吞嚥後可能會有胸骨疼痛的情形,而疼痛感與吞嚥的食物類型也有關連。
  4. 食道異物感: 患者會有類似米粒或食物殘渣卡在食道的異物感,且吞嚥不下,不疼痛,且也與進食無關,異物感通常與病變位置有關

食道癌的分期?

  • 0期: 原位癌,癌細胞僅侷限食道表皮黏膜層。
  • Ⅰ期: 癌細胞侵犯至食道內襯的最上層,未擴散至周遭淋巴結與臟器,無遠處轉移。
  • ⅡA期:癌細胞侵犯或超過食道的肌肉層,無淋巴結轉移,無遠端轉移
  • ⅡB期:癌細胞侵犯的深度未超過肌肉層,但有淋巴結轉移,無遠端轉移。
  • Ⅲ期 : 癌細胞侵犯至食道內襯更深層,或已經擴散至食道鄰近的組織且有淋巴結轉移,但無遠端轉移。
  • Ⅳ期: 癌細胞已經擴散至其他器官諸如肝臟、腦部或骨骼中。

食道癌如何診斷?

  1. 碘染色內視鏡手術: 正常食道黏膜屬於鱗狀上皮細胞,細胞中含有許多肝糖,而會被碘溶液染 成棕色,而一旦黏膜出現病變時,含肝糖的細胞會減少或消失,因此不會被上色,再搭配內視鏡及病理切片則能完成檢查。
  2. 窄頻影像: 由於食道癌會導致表層血管增生,而窄頻影像則能偵測這些區域所發生的病變,達到提早治療的效果。
  3. 擴大內視鏡: 近年在科技的發達下,內視鏡的放大倍率也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擴大內視鏡可與窄頻影像同時使用幫助醫生了解病情。
  4. 鋇劑X光攝影: 鋇劑X光攝影能將食道癌腫瘤的位置顯像,幫助醫師判斷外科手術的可行性,一般用與晚期發現的食道癌。
  5. 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 利用胃鏡直接觀察食道的病變位置,在需要時能對病變的組織進行切片採樣。

食道癌如何治療?

  1. 外科手術: 適用於早期食道癌的病患,利用手術切除腫瘤,手術過程需全身麻醉,且可能需要進行胃管、食道或大腸重建手術。

 

 

            (食道切除後的重建技術門檻高,可能出現吻合處滲漏的後遺症。)

  1. 放射線治療: 利用放射線殺死或抑制癌細胞的治療,常配合外科手術及化學藥物合併使用。
  2. 化學藥物治療: 適用於食道上端的食道癌患者,其成效會比外科手術為佳,在治療食道上端食道癌時,常合併化學藥物以及放射線治療。
  3. 光動力療法: 先讓癌細胞吸收藥物,並且照射特殊的光線,已加強藥物效用,藉此殺死癌細胞的治療方式。
  4. 標靶藥物治療: 標靶藥物是以單純殺死癌細胞且不破壞正常細胞為目標的藥物,但標靶藥物難以完全殺死癌細胞,因此需要與其他治療方式合併使用。

先化療+電療、再手術 有助提高存活率

 

食道癌的治療則根據腫瘤位置、侵犯程度,有不同的方式:

●內視鏡:李章銘表示,若是最早期的食道癌,腫瘤還在黏膜上,可以直接使用內視鏡切除黏膜,幾乎沒有傷口;台大醫院也有使用光動力治療,同樣能達到根治目的。

●手術:也是早期食道癌,但腫瘤已經侵犯到肌肉層、而且無法透過內視鏡徹底刮除,可以直接進行腫瘤切除與食道重建手術。

●先化療、電療,再手術:如果腫瘤已侵犯很深,穿透食道外層的肌肉,這時通常會建議先做化學治療或化療搭配放射線治療(或稱電療),讓腫瘤縮小後再進行手術切除腫瘤。

李章銘解釋,切除腫瘤必須保持「安全距離」,除了切除腫瘤以外,還要再多切一點周邊組織,將來復發的機會較低。但食道周邊有許多重要器官,例如氣管、主動脈、心臟、脊椎,都不能切除,最好先設法讓腫瘤縮小再手術切除。

因此,安迪的食道癌第三期也可能只是「暫時的第三期」。李章銘表示,以台大醫院的經驗來看,一半以上患者經過化療、電療後,腫瘤會縮小,第三期可能變第二期,第二期變第一期、甚至第零期,這時再進行手術,存活率會高許多。

切除腫瘤仍有必要 微創手術傷口小、恢復快

但食道癌手術真的會像安迪所擔憂,需要切除喉嚨,將來就不能說話、進食嗎?李章銘表示,只要腫瘤位置和聲帶有點距離,大部分還是可以保留喉嚨、聲帶;但如果很接近聲帶,確實可能像安迪的做法,先採化療、電療、或兩者並用,讓腫瘤縮小再切除,但如果效果不佳,還是得忍痛連聲帶一併切除

此外,食道癌手術的併發症也是讓病人懼怕手術的原因之一。食道切除後的重建技術門檻高,可能發生吻合處滲漏的問題;緊鄰的氣管少了食道,血液循環不佳,排痰能力降低,也導致術後容易肺部發炎。假使聲帶神經受損,術後也可能造成聲音沙啞,假使全喉嚨切除,確實可能無法講話。

但醫師強調,切除腫瘤仍是最好的方式,因為絕大部分病人化療後腫瘤還是存在,「如果不開刀,大部分病人還是等於在數日子,等著腫瘤再復發,那時醫生恐怕也束手無策。」李章銘說。

(預防罹患食道癌應少吃醃漬及加工食物。)

 

如何預防食道癌?

戒菸、酒、檳榔 少吃過燙、醃漬食物    

早期食道癌不易察覺,如何預防食道癌找上門格外重要,醫師建議可以這麼做:

1. 戒菸、戒酒、戒檳榔:吸菸、飲酒以及嚼食檳榔都是致癌物,不僅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其他各種癌症也與這些習慣脫不了關係。尤其同時抽菸、喝酒、吃檳榔,風險更高。

2. 忌吃太燙食物:進食前應注意食物溫度,大約55°C以上的食物就可能對食道造成傷害,溫度越高,傷害越大,原則上只要喝下去會燙舌,就是有害。

3. 少吃醃漬類食物:醃漬類食物的亞硝酸胺是致癌物,也常用於加工肉品保存,如香腸、火腿、臘肉;另外,煙燻燒烤類的食物也能免則免。蔬果則可以多吃,有助減少癌症發生的機會。

4. 規律運動:經常胃食道逆流、食道腐蝕傷害的患者也容易罹患食道癌。運動則能幫助消化、減少胃食道逆流發生,對於降低罹患食道癌也有幫助。

5. 定期篩檢:年過50、甚至45歲,只要吞嚥時稍微感到怪異,可以主動就醫,安排食道檢查。若有抽菸、喝酒、嚼檳榔,更應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

 

食道癌的併發症

  1. 回返神經損傷: 食道癌手術偶會傷到回返神經造成聲帶功能不良而聲音沙啞。
  2. 心律不整 : 食道切除及縱膈腔淋巴擴清手術常造成迷走神經損傷而造成暫時性心律不整出血或嘔血: 當腫瘤侵襲至血管或腫瘤破裂時會造成病患出血以及嘔血。
  3. 食道穿孔: 晚期食道癌病患,由於腫瘤的局部侵蝕以及潰爛而造成穿孔。
  4. 轉移: 當癌細胞轉一致體內其他器官時,根據器官的不同病患會出現不同的併發症狀。

 

李章銘鼓勵患者,一旦不幸罹患食道癌,一定要有勇氣面對,家人親友的支持、鼓勵也很重要,「常常看到年輕人或身體力壯,治療一半就放棄手術,等到回來後發現復發,醫生也束手無策,真的很扼腕,」其實許多棘手的患者配合治療,還是可以過正常生活、和家人團聚,「所以一定要有耐心!」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arrow
arrow

    candybear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