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它可能是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共同殺手。更嚴重的是,世界人口中第二個最容易被它盯上的族群,正是台灣人,僅次於印度人。
你認識它了嗎?

醫界出現新名詞「代謝症候群」,指的是危險因子集合、手牽手同時出現的現象。如果醫病多注意症候群指標,將使預防與臨床治療更有效率。

也就是說,醫界已發現,如果中圍肥胖、血中三酸甘油酯(TG)偏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偏低、血壓偏高、空腹血糖偏高等五項指標中,具有三項或三項以上便符合代謝症候群,此時就需特別注意健康已亮紅燈。(見148頁「什麼是代謝症候群?」

因為這群危險因子與台灣十大死因榜中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密切相關。

剛發表不久,來自蘇格蘭的研究,追蹤約6000人5年後發現,「代謝症候群」患者得心臟病的機會,為一般人的兩倍,得糖尿病的機會更超過3倍

近幾年的研究也發現,代謝症候群與癌症、生育能力及肥胖也密切相關

台灣人易得代謝症候群

相較於全世界,國人的體質較易得代謝症候群,也就是易感性強。

雖然造成易感性大的原因,究竟是食物還是遺傳並不清楚,但都提醒我們不得不防範。

因為症候群中危險因子聯手出擊,威力甚至還勝過單一疾病的殺傷力。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潘文涵和其他研究人員年初共同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的文章指出,在同樣身體質量指數(BMI)值下,台灣人的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率比美國白人高。而且,BMI增加對血中三酸甘油酯濃度的影響,台灣人也比白人高。

以對代謝症候群研究最豐富的美國而言,全美第三次全國營養調查(NHANES III)的數據顯示,在超過50歲的人口中,沒有糖尿病卻有代謝症候群的族群中,14%有冠狀動脈疾病,比起糖尿病患者卻沒有代謝症候群的族群近8%的流行率還要高。

不只是慢性病,代謝症候群的影響力還遍及整體的健康。

2002年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的研究顯示,代謝症候群整體的死亡率是非代謝症候群約2.5倍。

從醫療角度,代謝症候群的概念被提出,提前警告病人,儘早預防。原本血壓、血脂、血糖偏高,除非到了產生疾病的地步,並不會讓人感覺不適,因而難以察覺。

不是病,是病前狀態

代謝症候群不是一個特定的『病』,而是種病前狀態,」台大醫院代謝內分泌科主治醫師楊偉勛解釋,代謝症候群的標準更為嚴格,可以預警健康狀況。

例如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原是空腹血糖大於等於126毫米/100毫升(mg/dL),但代謝症候群將標準提前為110mg/dL。

血糖界定在126mg/dL,是根據血糖在此濃度時,視網膜開始產生病變。但事實是,在血糖上升到這個濃度之前,病人雖不被歸為糖尿病人,動脈卻已開始硬化。

而且,血糖超過110mg/dL表示,身體已出現葡萄糖不耐的狀況,也就是糖尿病的先兆。這個現象正好提醒,趕快矯正生活習慣,改善血糖不耐的情形,延遲糖尿病發生的時間,楊偉勛說。

代謝症候群集合多重因子,也讓人對身體警訊舉一反三,而不是掛一漏萬。

出現1個,要檢查4個

「出現5個指標當中的任一狀況,就須警覺是否也有其他4項問題,」台中榮民總醫院教學研究部主任許惠恆提醒病人和醫師,不要只是單看高血脂或是高血壓、高血糖等等問題,應該同時注意其他的問題。

公共衛生學家潘文涵認為,闡明這種聚集現象後,使得公共衛生的預防或是臨床治療更有效率,因為不再將身體的異常當做只是單一問題,而是整體的檢視。

不過,為什麼會產生代謝症候群?為什麼如此威脅健康?目前仍像懸案,雖有多種線索,卻難破解。

當今代謝症候群領域知名的先鋒學者,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老人醫學中心教授瑞文(Gerald M Reaven)直指「胰島素阻抗」理論,是導致代謝症候群的原因之一

「阻抗」指的是細胞無法正常運用胰島素,使得細胞不能有效吸收血中葡萄糖,轉化成能量。

1988年,瑞文獲頒美國糖尿病學會的殊榮「班汀獎」(Banting Award),瑞文在頒獎演說時首次提出「X症候群」的概念,解釋許多疾病危險因子聚集的現象,震驚學界和醫界。

胰島素阻抗是幕後黑手?

他發現,原本以為只在第二型糖尿病人身上出現的胰島素阻抗,也出現在非糖尿病人的身上。

不同疾病的患者,會出現程度不等的胰島素阻抗,例如,高血壓或者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甚至一些婦科疾病的患者身上,也有胰島素阻抗的問題。

因此瑞文教授推測,「胰島素阻抗」可能解釋這種症候群危險因子聚集的現象,也是許多疾病的中心,只是致病的機轉還不明。

雖如此,也有人認為,肥胖才是萬惡之首,胰島素「阻抗」只是身體對肥胖的自然調節反應。

耕莘醫院醫學顧問,也是台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林瑞祥從動物實驗的發現解釋,肥胖者因為吃得比較多,身體必須產生更多的胰島素以應付食物代謝。但為了避免過多胰島素反而造成低血榶,細胞會自動減低與胰島素的作用,不一定是對胰島素「阻抗」。

找出根源,一舉殲滅

隨著科學家所持的理論不同,也有人稱X症候群是胰島素抗性症候群或代謝症候群。

無論叫什麼名字,臨床醫師或是內分泌學家,都絞盡腦汁要釐清這些危險因子聚集的前因後果,為的是找出根源,一舉殲滅許多難纏的疾病。

目前已有跨國的大型臨床試驗正在進行,目的是看使用胰島素增敏劑減少胰島素抗性的同時,能否降低血脂、血壓,改善罹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

「大家都在期待這個研究,再過2~3年應該會有結果,到時就可證明胰島素抗性假說是否正確,」台中榮總許惠恆主任說。

預防或控制代謝症候群沒有特別的訣竅或捷徑,所有受訪專家的建議一致,還是老話一句——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

1.保持標準體重

2.健康飲食

如同減肥飲食法近年爭論不斷(見94頁「不吃飯可以減肥嗎?」),代謝症候群飲食也有類似的疑問。然而台大新陳代謝科醫師楊偉勛提醒,要控制體重,還是不能忽視控制飲食整體的總熱量。

梅約醫學中心的教育網站上也建議,預防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是,多吃不同種類的蔬果。避免加工和油炸的食物。肉類儘量選擇白肉和魚肉,少一點紅肉。此外,試用香草和香辛調味料取代過多的鹽。

3.多運動

運動可以增加細胞對胰島素的利用,減少阻抗的問題。

並且運動幫助減輕體重,瘦下來也可減少胰島素阻抗。

4.關心代謝症候群的五個指標:腰圍、血壓、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

梅約醫學中心建議,出現代謝症候群中任何一個指標,都應向你的醫師詢問。你可以向下列的專科醫師求診:代謝內分泌科醫師(有的醫院稱新陳代謝科)、心臟內科專治高血脂的醫師,或者女性附帶有生理週期或懷孕方面的問題也可向婦科醫師詢問。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

根據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成人治療計劃第三版(ATP III)定義,只要符合下列五項指標中的三項或超過三項就是代謝症候群

1.腰圍:男性≧102公分、女性≧88公分(但台灣依據全國營養調查,修正腰圍的標準為:男性≧90公分,女性≧80公分)

2.三酸甘油酯(TG)≧150毫克/100毫升(mg/dL)

3.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男性≦40 mg/dL、女性≦50mg/dL

4.血壓≧130/85毫米汞柱(mmHg)

5.空腹血糖≧110mg/dL

一分鐘醫學教室
胰島素是什麼?

胰島素是種荷爾蒙。每天三餐飯後,食物經過腸胃的消化吸收,準備藉由血液循環進入身體每一處細胞時,胰臟也漸漸分泌胰島素。

胰島素來到每個細胞前,與細胞表面的接受器結合,像鑰匙般一起打開葡萄糖進入細胞的大門。

細胞一旦無法利用胰島素,這個一天重複至少3次的機制就失靈。不只血糖不得其門而入堆積在血液中,胰臟也想分泌更多的胰島素衝破難關。

高血糖、高血中胰島素連帶影響脂肪和蛋白質在體內的代謝和運用,引起一連串生理異常。

短波
什麼是增進兒童健康最快速又便宜的東西?

答案是「水」。

英國里斯聖詹姆士大學小兒科榮譽顧問教授達令說,水、飲食和運動是三個增進兒童健康最重要的元素

英國政府曾調查發現,不到一半的小學生會記得在學校要多喝水。達令教授解釋,普遍存在的兒童慢性脫水會造成小朋友便秘、遺尿、泌尿道感染、腎結石和疲勞、過敏等症狀。

水對兒童的重要性比對成人更重要,他們身上水的比例本來就比成人高,而且每單位體重的體表面積與新陳代謝率比成人快,散熱也快,散熱同時容易流失過多體液和電解質。

小朋友容易缺水,又容易忘記喝水,經常會在下午課時,出現智力表現不如往常、懶洋洋、持續昏睡的情況。而且學校當局也不清楚小學生該喝多少水、甚至不曉得水對他們的重要性。

營養師建議,父母親可以買可愛卡通造型的水壺來提高他們喝水的興趣,老師們也要在下課期間多多提醒同學補充水分,每天至少喝1公升的水。(李宜蓁編譯)

照顧孫子的祖母易得心臟病

發表在《美國公衛期刊》的研究發現,照顧孫子的祖母容易罹患心臟病,提出這項報告的是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李桑敏博士。

此項研究是從哈佛大學長期進行的「護士健康調查」資料5萬4千人中,分析其年齡、體重、教育程度發現,一週照顧孫子9個小時以上的人,比不需照顧孫子的人,罹患心臟病的機率多了55%。

「可能是因為負擔照顧者角色的祖母很難遵循健康的守則,如足夠的睡眠、運動和正確的飲食,」李博士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黃惠如編譯)

文.顧景怡

2004/04 康健雜誌 65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ndybear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