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起定期做頸動脈掃描

秋冬一向是心血管病好發季節,往往是無聲無息地奪走生命。40歲以每年定期做頸動脈超音波掃描是必要的,尤其是有糖尿病、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更應與醫師討論是否要把開始定期檢查的年齡降低,而振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建銘指出,曾有一位60幾歲女性,晚上睡覺時聽見頸部附近有流水聲,跑遍各科檢查都查不出來,最後到心臟內科才知道血管已嚴重堵塞需要裝支架撐開,目前仍定期接受追蹤治療。

心血管病多是指血管堵塞,若阻塞血管是在周邊血管如手腳部位等,對生命的立即威脅性較小;但如果是心臟血管等重要血管阻塞,就會引發心肌梗塞等有死亡威脅的風險。黃建銘醫師表示,要預防此病,40歲就應開始做檢查,尤其現代人慢性病的發生年齡愈來愈早,也有不少30幾歲的人已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問題。而像60幾歲的女性個案聽到頸部流水聲,都代表阻塞情況嚴重,血流不通暢、經過脂肪堆積的血管壁造成的衝擊聲,幸好即時就醫,否則突然腦血管或心血管堵塞時,就可能有生命危險。

要注意

40歲做頸動脈檢查頸動脈超音波是最接近血管真實情況的檢查,需自費約2000元~3000元,各大醫院都可做,若有進一步需要時應再做詳細檢查,如心導管等。黃建銘醫師認為,40歲起應至少做一次掃描了解自己的血管情況,因每個人的血管壁彈性、血脂沉積速度等血管健康情況不同,要與醫師討論多久該追蹤1次。

高危險群提早做有必要提早在40歲之前就了解自己血管健康的族群如下,因為這些危險因子會使血管病變加速惡化、影響血流

★常頭暈甚至昏倒
★糖尿病
★有心血管病、糖尿病、中風等家族史的人
★有抽菸習慣
★肥胖
★沒有運動習慣

放支架

堵塞患者終生用藥做動脈檢查後,若堵塞情況嚴重,醫師會考慮裝設支架把日漸狹窄的血管撐開,或做血管繞道手術。但患者都需接受終生吃藥控制的治療,防止血管再度狹窄,而且裝過支架的血管,也仍要防止晚期血栓的問題,所以目前醫學界的治療共識都是堵塞患者都要終生吃抗凝血藥,且患者仍可能會接續再裝2、3支支架。

可溶支架3年後上市支架材質多為金屬,包括不銹鋼或是鈷鉻合金,以目前健康給付類別為含有藥物的塗藥支架,與不含藥物的傳統支架這2種,不過健保僅全額給付不含藥的傳統支架,日後發生心機梗塞率稍高,約11.2%,而塗藥支架則是1.9%~3.1%,但需自費5萬元~8萬元

最新的聚乳酸可分解塑料可溶性支架,僅在體內存留約半年到1年的時間便被分解而不見,減少金屬帶來的排斥性,而適合放在重要血管的心臟冠狀動脈可溶支架,預計2012年將上市,黃建銘醫師提醒,新科技的使用效益需經5年~10年的長期觀察和研究,有病灶的人還是應盡早接受治療。

醫師說

血管細病灶長 適塗藥支架每個人到底適合裝傳統金屬支架或是塗藥支架,答案不同,但通常血管發生病變的長度超過30毫米以上,或是血管管徑細到3毫米以下,那麼通常會建議放塗藥支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ndybear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