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不能拔、牙痛時別拔…關於拔牙,你了解多少?觀念有多正確?拔牙後,什麼樣的警訊,是你不能忽略的?
黃色小燈泡亮晃眼前,耳邊機器聲吱吱作響,張大嘴巴,金屬器械在口中上上下下…
拔牙,這樣的經驗對許多人而言並不陌生。但,你對拔牙了解多少?觀念正確嗎?例如,當醫生叫你拔牙時,你要乖乖聽話嗎?除了因特殊目的外,「無藥可救時,才要拔牙,」台北長庚醫院一般牙科主任黃娟娟指出。
原則雖然簡單,但可治療、不可治療間,沒有一定的界線,不同醫師看診,所得的結論可能不一,「這是個選擇,不是對錯的問題,」台大牙科部主治醫師郭生興指出。
一、究竟什麼時候才需要拔牙?
1.智齒。台北長庚醫院牙科曾做統計,民眾因智齒而拔牙的機率最高,至少七成。在所有牙齒中,智齒最容易被拔掉,因為它長在口腔最後面,不易清潔,容易蛀牙或生牙周病,或是容易長歪、長橫、長不出來等情形。
2.嚴重蛀牙,蛀到牙根只剩一點點。
3.嚴重牙周病,無法以手術或補骨粉(藉此讓骨頭可以再生長)等方式來治療時。
4.牙齒下長腫瘤。
5.當根管治療失敗時。牙醫師面對蛀牙,會先採取「根管治療」,亦即不拔牙,但根管治療的成功率並非百分之百,一旦無效,就得拔牙。
6.牙齒斷裂,例如因車禍等造成的外傷。
7.齒列矯正。口腔的空間如不夠,即使牙齒正常、沒有異狀,也得拔掉,才可讓牙齒排列整齊。通常會拔掉小臼齒。
但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蘇鴻輝指出,齒列矯正需拔牙、不需拔牙的比例約各佔一半,得視醫師的診斷而定。
8.多生牙。例如兩顆門牙中,又多長一顆小牙齒。
9.牙齒萌發不順或埋伏牙。
10.因癌症或其他因素需要做放射線治療時,先把很難治療的或可能會引起嚴重感染的牙齒拔掉。
當牙醫師建議你拔牙時,可以依據以上幾點做判斷,與醫師討論是否該拔,台北長庚黃娟娟主任提醒。
不過,有些病人可能因擔心如採取其他治療方式,自費負擔會更高,如根管治療三、四千元,拔牙而不做假牙只花幾百元,反而可能主動要求醫師幫他拔牙。
但蘇鴻輝醫師提醒,拔掉不必要拔的牙齒,等於口中可使用的「零件」愈來愈少,牙齒的使用年限將因此縮短,不利於口腔健康。
「能夠保持原來的牙齒到它完全不能使用的情況,對病人最有利,」蘇鴻輝指出。
二、你的拔牙觀念正確嗎?
■中午不可以拔牙?
或許受到中醫「中午血行旺盛」說法影響,一般人多不喜歡在中午拔牙,認為容易出血,台北長庚黃娟娟主任發現。
事實上,對牙醫師而言,何時拔牙沒有特別影響。不過,有高血壓、洗腎、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人,最好一早就去拔牙,因為早上一覺醒來是身體最舒服、穩定的時候。
但洗腎病人在洗腎隔天才可拔牙。因洗腎會用到抗凝血劑,在藥效未完全解除前,拔牙恐會流血不止。
■晚上拔牙較好,不久就可上床睡覺,減輕疼痛?
事實上,晚上反而較不適合拔牙。
台大牙科部郭生興醫師解釋,因為經過一個白天的勞動,晚上精神較差,較不能耐痛,更容易對拔牙覺得不適。所以,愈困難拔的牙齒,反而應該在白天拔。
■牙齒急性發炎,不可以拔牙?
關於這點,醫師的意見分歧。
一派認為,牙齒發炎痛得厲害、可能正要化膿的急性發炎期,最好不要拔牙,應先給病人抗生素控制,之後再拔,以免拔了後造成細菌擴散。
但有些醫師認為,發炎時牙齦腫脹得很厲害,如果拔掉牙齒,反而讓裡面的膿有管道可以流出來,有助於消炎。
■牙齒很痛時不能拔?蘇鴻輝指出,例如智齒嚴重蛀牙很痛時,有些人會要求醫師先止痛,不痛再拔,這樣的治療可能白費,事實上拔掉可能就好了。
■有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的病人,血壓如不穩定,應先由內科醫師控制好血壓後再拔牙。否則像糖尿病人的血糖如不穩定,傷口不易癒合,反而因此容易感染細菌。
■其他特殊疾病:如血液疾病、做化學治療的病人,拔牙前要先驗血,給予適當治療,避免發生流血不止或細菌感染等。
■懷孕的婦女:如真的需要拔牙,適宜時機是懷孕4~6個月時,因為拔牙是個壓力源,在懷孕初期拔,容易流產,末期拔,容易早產。
三、你該準備什麼?
1.當醫生說要拔牙,郭生興建議,病人可以問:為什麼要拔牙,不拔會有什麼後遺症?除了拔牙外,有沒有其他的治療?其他方法有何利弊、需要多久時間?如對拔牙有疑慮,可到大醫院問問其他牙醫師的意見。
2.「會一段時間不舒服」的心理建設。所以拔牙的較佳時機是在假期前,而可利用假期好好休息。
3.拔牙前不過度喝酒。
4.告知醫生你有什麼疾病、平常吃什麼藥?是否對藥物或對麻醉過敏?
5.如對拔牙極度恐懼,或對拔牙有偏執狂,喜歡拔牙,可能得先做心理建設或先去看精神科醫師,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蘇鴻輝建議。
四、何時該再度就醫?
1.頭一、兩天,傷口上有一點點血絲是正常的。拔牙後需咬紗布1個鐘頭。如傷口仍繼續流血,可再多咬一會兒。如仍一直流血,可再回診找醫師看看。
國內已有好幾個病人因拔牙後,流血不止,傷口一直難癒合,才被診斷出是白血病患者。
2.如有發燒,或口腔異常疼痛、腫大,也要回診。
台大牙科部郭生興醫師指出,簡單的拔牙,手術完(口腔)幾乎不會腫,不過通常24小時內會有點痛,特別是前8小時。
如果是需要翻開牙齦、去掉一部份骨頭等的複雜拔牙,可能會痛24小時,甚至48小時,到了第三天就較不會痛了。但是腫的情形會較晚發生,甚至有些人因為腫得壓迫到血管,而有點淤青。
基本上,痛的情形通常是前一、兩天,如果三、四天後還在痛,或前幾天不痛,隔四、五天才痛起來,或愈來愈痛等,可能要懷疑是不是感染的徵兆,郭生興提醒。
3.如果拔的是上顎的牙齒,特別是上顎後部,要注意有沒有發生喝水,水通到鼻孔或耳朵的異常情形。
對牙醫界而言,拔牙是成熟的技術,發生意外的機率不大,不過,拔牙之前、之後,別忘了多準備、多了解,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五、誰是適合你的牙醫師?
1.診所內是否掛有「這位醫生」的合格牙醫師執照?執照上的名字是否與醫生相符?醫生以往的經歷是否完整?
2.是否完整問過你的口腔與其他全身疾病的病史,包括你用藥情形?
3.是否會幫你檢查口腔裡有沒有看起來不正常的斑點、病變,篩檢口腔癌的可能?尤其是如果你的菸癮、酒癮很大。
4.有沒有檢查你的上、下顎骨與咬合情形?並詳細檢查你有沒有牙周病問題?
5.在做每項治療前,是否會與你完整清楚地溝通、解釋,告知可能的花費,並徵得你的同意才做治療?
6.有沒有幫你洗牙?
7.拔牙前,是否有要幫你照X光,評估牙根、牙齒目前的狀況,了解是否一定得拔牙外,也會做臨床檢查,了解牙周健康程度、牙齒被破壞的情況、鬆動的程度等。
六、好的牙醫診所哪裡找?
美國牙醫協會建議你注意:
1.牙醫診所看起來是否乾淨、整齊?
2.牙醫診所的工作人員是否樂於協助並回答你的問題?
3.在實際對病人做治療的過程中,牙醫師與工作人員是否戴著手套與其他適當的防護衣著?
4.牙醫師與工作人員在戴乾淨的手套前,是否有洗手?
5.治療室的外觀與器材設備看起來是否乾淨?
6.針與其他尖銳的器械是否都放在不會被刺穿的特定容器裡?
7.所有會用在病人口中的器械是否一人一套器械,經高溫高壓消毒或用後即丟?
七、智齒該不該拔?
智齒是最後長出來的牙齒,因生長的時間在14歲以後,以前的人戲稱是「有智慧」後才長得出來,所以才被叫做「智齒」。
台北長庚一般牙科主任黃娟娟指出,智齒是慢慢在退化的牙齒,不是每個人都會長。智齒的位置如果不正(例如長歪或偏向一側)、刷不到,或蛀牙時等,一般會建議民眾拔掉。
同時,如果一定得拔智齒,拔除的時間愈早愈好,因為對前面牙齒的影響會愈少。
相反地,智齒如果萌發良好,沒有長歪,有咀嚼功能,且能被刷得到,此時就不需要拔掉,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蘇鴻輝強調。
有趣的是,蘇鴻輝指出,口腔是動態平衡的狀態,如原本需要32顆牙來維持齒列的骨架,一旦拔掉上下左右4顆智齒,牙縫可能因此會變得較大,容易塞住東西。
另外,智齒也有積極的作用。例如,年紀大的人,口中的臼齒如果已掉了一、兩顆,智齒是第三大臼齒,只要長得不是很差,或許醫生會保留這顆智齒,以利於重建其他牙齒。
康健雜誌 33期 文.黃惠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