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量散失水分的夏季,也是腎結石好發的季節,如何預防?以及阻止結石再發生?

夏天是容易腎結石的季節。因為人們在室內吹冷氣,散失水分,尿量減少,因而尿液中的代謝廢物濃度相對提高,增加析出形成結石的機會。腎結石在台灣都會區的盛行率約9%。

腎結石不一定停留於腎臟。石頭有時會隨尿液排出的過程,沈積於輸尿管或膀胱,而成為輸尿管結石或是膀胱結石。這些泌尿道的結石統稱尿路結石。

因結石的成因不同,「石頭」成分也不同。最常見的是草酸鈣結石和磷酸鈣結石,約佔80%。其次是感染造成的無機鹼性結石(10~15%)、尿酸結石(10%)及少部份遺傳疾病引起的結石。

關於腎結石,有很多傳說和疑問:

01.是腰痠背痛還是有結石?

當石頭還小或是還在腎臟,有時病人並不感覺痛,或僅是隱隱作痛。直到石頭變大,刺激腎臟包膜的受器、或是掉到輸尿管造成阻塞,才會有突發性的疼痛。陳水扁總統還在擔任台北市長的期間,就曾因劇烈的腰痛入院檢查,發現是腎結石。

但是,有的民眾一旦腰痠背痛,便很擔心自己是否「腰子生石頭」。究竟什麼樣的「痛」,才可能是結石引起的?

腎結石引起的疼痛常是在腰側肋骨,而且常是突然間產生的疼痛,並不會因姿勢轉換疼痛就減少。此外,輸尿管結石引起的疼痛常會延伸至鼠蹊部、男性的睪丸或女性的外陰部,台北榮民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許衍申說。

神經肌肉問題引起的疼痛則多集中於下背部。腎結石引起的疼痛不一定持續很久,但神經肌肉痛的病人,可能早上剛起床不覺得疼痛,但隨著時間會愈來愈痛。

新光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鄭以弘解釋,神經肌肉痛的病人多有病史可循,例如最近可能做粗重的工作,抬許多重物;並且,疼痛較表淺,有壓到就特別痛的痛點,或是持某一姿勢特別痛。

除了突然襲來的疼痛外,血尿或發燒也常是讓民眾急著就診的原因。

血尿是因石頭在隨尿液滑出泌尿道時刮傷管道內壁,造成出血。

另一方面,發燒可能是因泌尿道感染,引起發炎反應的症候。當石頭阻塞輸尿管或膀胱,造成排尿不順,除了使腎臟腫大外,也提高泌尿道感染的機會。

腸胃不適、噁心、嘔吐、拉肚子、便秘,也可能伴隨腎結石產生。

鄭以弘說,有時病人並無結石的症狀,常是因其他疾病做檢查才發現有腎結石。例如中老年的男性,有時因攝護腺肥大壓迫泌尿道,造成排尿不順暢,做檢查才發現也有結石的問題,而且因為石頭慢慢累積於膀胱,病人沒感覺,一發現常已是大石頭。

02.看哪一科醫師?

除了因劇痛趕緊至急診室外,常有人掛「腎臟」科的門診。

一般而言,「結石」的診斷在泌尿外科或腎臟內科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但結石的處理和治療是由泌尿科醫師執行,鄭以弘醫師解釋。

病患需做初步尿液檢查和腹部X光檢查。尿液檢查主要分析病人是否有血尿的問題。此外,尿液中白血球的數目可以幫助醫生判斷泌尿道是否發炎。醫生也可由顯微鏡判斷尿液中不同成分的結石。

腹部X光也可初步窺見是否有結石,還有結石的位置、成分。

腎臟超音波和靜脈腎盂攝影則是在初步檢查未能完全確定問題時,進一步診斷的工具。

腎臟超音波最主要是檢查腎臟本身的結石,判斷位置、大小、厚度,但是,對於輸尿管中下段的確認,便需要靠其他工具輔助。

腎盂靜脈攝影是在病患體內注入顯影劑後,拍攝X光,更清楚地顯示尿流是否順暢、哪裡有石頭阻塞、是否有陰影,台北榮總醫師許衍申解釋。

若是病人因為其他重大疾病如心臟血管方面的疾病、腎功能不良或是對顯影劑過敏,則需用顯影劑不經血液循環的逆行性導管攝影檢查,鄭以弘說。

腎結石有時不只襲擊病人一次,復發的機會7年內達7成。這可能是因為治療後仍有碎片殘留,易再形成結石、病人的生活習慣並未改善或是因其他疾病的問題未解決,新光泌尿科醫師鄭以弘解釋。

治療結石後第一年復發的機會最大,因此鄭以弘建議病人應三個月回醫院追蹤,隨著時間再拉長追蹤的間隔為半年、1年。

03.老了,「腰子」才會有問題?

其實腎結石好發的年齡是30~50歲。阿扁總統就是在約四十六、七歲時發現腎結石。

腎結石男性病患也比女性病患多,約是2~3倍。原因尚待研究,有些科學家推測可能是因男性荷爾蒙增加肝臟代謝產生草酸。

常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也要小心腎結石。民眾可能認為,常曝曬於太陽下工作,大量流失水分的工人較易產生結石。事實上,曾有針對台北地區的調查發現,收入高、職位高、長坐辦公室的人患結石的機率較高。

這可能是因白領階級應酬多,造成暴飲暴食,運動也較少所導致,許衍申說。

04腎結石會遺傳?

截至目前的研究顯示,腎結石並不會遺傳,但是一些特定家族史疾病的患者較一般人易得腎結石,如高胱胺酸症、黃嘌呤尿症、腎小管酸性中毒、原發性草酸鹽沈澱。

許衍申解釋,如果家人同得腎結石,很可能是因同住在一屋簷下,飲食、飲水習慣都相同所致,不一定是遺傳導致。

一些疾病也增加腎結石的機會。如痛風的病患因為尿酸高,較一般人易得尿酸結石。

泌尿道重複感染也增加結石的機會,因為感染令尿液偏鹼性,過酸過鹼都會減少代謝物質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增加沈澱的機會。

 

許衍申醫師提醒,泌尿道感染較常發生在女性的身上。感染常使腎盂擴大變形,內面變得較粗糙,更易卡住雜質。重複的感染,結石慢慢沈澱累積,發現時常已是很大的鹿角狀結石,腎功能還可能因而受損。

避免泌尿道感染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不憋尿

05.吃化石藥、化石草就可「化石」?

許多民眾從國外買回化石藥,並競相走告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石頭真的不見了」。其實,化石藥中的成分常是利尿、消炎和鎮痛,因此可能幫助病人「排出」石頭,而不是真的把石頭「化」掉,許衍申解釋。

中醫師常用八正散和石葦散,或是含金錢草、海金沙、雞內金等的藥方,幫助病患排出石頭,也不是溶解石頭。「如果能化掉含鈣的石頭,是否連骨頭都一起化掉了?」長庚醫院中醫師郭忠禎說。

至於坊間稱的化石草,有的是指別稱貓鬚草的草藥,主要也是利尿作用

究竟有沒有藥物可以服下就溶解體內的石頭呢?許衍申解釋,只有針對尿酸結石病患給予的檸檬酸鉀,將尿液酸鹼度調整成6.7~7,有時可以溶解輕度的尿酸結石。

但是,若病人症狀嚴重,腎功能不良、劇痛、血尿,就不適合用這種方法治療結石的問題,必須趕快做手術處理。而且,檸檬酸鉀在血液中會釋出鉀離子,不適用於心臟病患。

檸檬酸鉀有時也被用於預防草酸鈣結石的復發。不過,新光醫院泌尿科醫師鄭以弘提醒,檸檬酸鉀會引起腸胃不適,病人不宜長期服用。

醫師替腎結石病患開立的藥物通常是止痛的平滑肌鬆弛劑,並不是讓病人吃藥就可溶解石頭 。

06.腎結石不能吃豆腐、喝牛奶?

很多人擔心「吃鈣會長石頭」,便在吃豆腐和牛奶以補充鈣,避免骨質疏鬆,卻又擔心結石之間徬徨。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營養室主任金美雲表示,一般民眾或結石病患不需要刻意避免含鈣的食物,因為結石的成因不只是鈣的問題。此外,結石的成分也要在特定的尿液酸鹼度下才會析出。

並且,若是鈣的攝取不足,身體為了達到電解質的平衡,鈣會由骨頭釋放至血液中。一旦血鈣濃度上升,尿液中的鈣也會增加,反而助長結石的機會

泌尿科醫師許衍申說。服用鈣補充劑的人,只會在最初調適的3個月中使血鈣上升,進而使尿鈣增加。因此,不論有無腎結石病史,服用鈣補充劑的民眾只需在這段期間,喝更多的水或請醫生開利尿劑以預防高尿鈣。

07.菠菜和豆腐萬萬不可一起吃?

菠菜含大量的草酸而豆腐含鈣,因此民眾便誤認為把菠菜豆腐一起吃,會產生最常見的草酸鈣結石。

萬芳醫院營養師金美雲說,這是錯誤的觀念。

實際的情況是,喝下一碗菠菜豆腐湯後,因為消化作用,草酸和鈣在小腸分別自菠菜和豆腐釋出,形成草酸鈣。但是,在腸胃道形成的草酸鈣,會隨其他未消化的食物殘渣排於糞便中,並不會被身體吸收。

有些結石病患也常刻意避免含草酸的食物,深怕結石會再度復發。

但是,金美雲表示,不是所有的高草酸食物,都會造成高草酸尿。只有一些食物被證實會增加尿液中草酸的排泄量,如菠菜、草莓、巧克力、麥麩、核桃、甜菜、茶等,但也不至於一點都不能碰。

泌尿科醫師許衍申認為,平衡的飲食最重要。許多常吃的食物、蔬果中都含草酸,若是限制過於嚴格,不但病人失去生活品質,攝取維生素與纖維不足,也可能因過度限草酸,反而增加鈣的吸收。

他常建議病人用平衡的方式飲食。例如吃菠菜後半小時才喝牛奶。因為菠菜是固體較不易消化,半小時後正好草酸釋放出來,就可與牛奶中的鈣結合排出體外。此外如吃牛奶巧克力(含草酸)、喝可可牛奶、吃菠菜豆腐,都是平衡的方法。

只有部份屬吸收性草酸鈣結石的病人(只佔草酸鈣結石病人的部份),較會因吃高草酸食物影響尿中草酸濃度,才需要較嚴格的限制,許衍申說。

08.吃太多維他命C會得腎結石?

維他命C在體內代謝後產生草酸,因此有些人擔心吃維他命C會增加尿中草酸濃度。

根據1997年美國《年度營養代謝》期刊的一篇報告綜合多個研究指出,高量維生素C並不會增加草酸鈣結石的機會

甚至,對於感染性結石的病患,醫師有時會開維他命C以中和偏鹼性的尿液,許衍申醫師說。

因為吃入的維他命C只有不到10%被身體吸收,而且並沒有確定的證據指出,大量的維他命C就增加草酸鈣結石的機會。

不過,也不要誤以為可以無限制地吃維他命C。金美雲提醒,食物中有酸性食物、鹼性食物,應保持平衡攝取,若是矯枉過正,會影響身體的酸鹼平衡,反而提高結石生成的機會。

09.喝啤酒可預防結石?

芬蘭曾有流行病學研究指出,喝啤酒可以降低腎結石的風險。許多人趨之若鶩,認為既可喝清涼的啤酒還可預防結石,何樂而不為,於是慶幸找個好理由,猛灌啤酒。

一些醫生表示,這可能只是因啤酒中的酒精和水分有利尿的作用,有助排尿。

但是,鄭以弘提醒,酒精利尿的作用短期間可以幫助排尿,但如果常喝,不斷排尿反而讓水分喪失得更快。

許衍申也擔心,許多啤酒的成分常是含大量草酸的小麥,反而增加草酸鈣結石的可能性。究竟喝了啤酒後,是酒精和水,還是草酸,會影響結石的形成,並不清楚。

啤酒並非人人可喝的。例如痛風的病人,酒精會助長尿酸的形成,或是肝腎功能不良、胃腸潰瘍的人都應避免。

10.一天喝多少水才可預防結石?

醫生和營養師皆建議,喝水多少,應以排出的尿量為主。每個人可能散失水分的程度不同,因此水的攝取量應以每天「至少」排出2000㏄的尿液為標準。

多喝水不只是預防結石的最佳方法,還可促進新陳代謝,幫助體內排除廢物。除非是心臟病患或是腎功能不良者才需考慮限水,新光醫院泌尿科醫師鄭以弘說。

如果是因其他疾病間接造成的結石,最重要的就是根治該疾病,避免進一步產生結石。例如痛風的病患,醫生會先給予allopurinol降低血液和尿中的尿酸。

除了前述的飲食疑問外,金美雲建議腎結石病患可遵循低油、低糖、低鹽飲食

泌尿科醫師許衍申也不斷強調飲食要均衡,不要吃大魚大肉,或是吃太鹹。

此外,運動除了是保持健康的良方,也是預防結石的好方法。甚至,運動可以促進小石頭或已在泌尿道末端的石頭的排出。

(審稿專家:新光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鄭以弘)

與腎結石有關的疾病

■高胱胺酸尿症
■脂質吸收不良
■腎上腺促糖皮脂素過高(造成血糖過高)
■痛風
■副甲狀腺機能亢進
■甲狀腺機能亢進
■活動困難的人
■一些惡性瘤
■骨質疏鬆
■柏琪式病(脊髓疾病)
■重複泌尿道感染
■腎小管酸性中毒
■維生素D中毒

 

 

作者:顧景怡

康健雜誌33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ndybear98 的頭像
    candybear98

    遺忘的足跡

    candybear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