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葡萄糖胺具有的優勢不少,可用來製造使關節柔軟的蛋白多醣,防止骨骼摩擦,保有關節活動的彈性,維持關節完整及骨骼結構功能。

隨著人口老化,退化性關節炎已成為全球的慢性流行病,世界衛生組織並定10月12日為「世界關節炎日」,因為全球約有3.5億人患有關節炎,2020年更將躍升至5.9億,亦即每5人就有1人是關節炎病患。

關節炎可分為類風濕性關節炎與骨關節炎兩大類,其中骨關節炎是世界上最常見的關節疾病,也是造成年長族群行動不便的主因之一。骨關節炎一般稱為退化性關節炎,根據統計,台灣75歲以上者,有8成5經確認為退化性膝關節炎,每年置換人工關節的人數高達8000人。

發生率隨年齡增加

關節是骨骼與骨骼間的接點,正常的關節被包在關節滑液膜內,關節滑液膜可製造有潤滑作用的關節滑液,而骨骼的末端則是有一層當作緩衝墊的軟骨。退化性關節炎是因具有緩衝之用的軟骨,因退化、腐蝕或磨損、鈣化,使得骨骼末端因相互磨擦,而造成腫痛、發炎。

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一般人在 40 歲即會開始出現症狀,而 50 歲以上普遍都存有此問題,且嚴重程度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逐漸增加。除了年齡外,其他危險因子還包括女性、肥胖、職業因素、創傷等。

從事經常使用關節的工作、偏好高衝撞性或負重的運動、曾有過運動傷害等,都較容易出現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一般多發生在承受體重的部位,例如雙腿、膝蓋、臀部、脊椎骨等,而肩、肘、小關節、多關節等部位也可能發生。

幾乎所有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都會出現關節疼痛、關節僵硬等表現,主要是以手、膝蓋及髖關節疼痛為主,嚴重者甚至會影響日常活動。關節疼痛大多發生在關節活動時,但隨著病程的惡化,可能在休息時也會出現疼痛感,起床時,關節通常會感到僵硬。

治療以改善疼痛為主

除了臨床症狀之外,就診時醫師會進行關節X光檢查,以確認關節接觸面是否有狹窄等情形。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目標主要在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狀,且維持或增強其關節活動力,以提高生活品質。

目前治療的用藥包括: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局部塗抹製劑(topical therapies)、葡萄糖胺與軟骨素(glucosamine andchondroitin)、關節腔內注射類固醇(steroid)或玻尿酸(hyaluronate)等。

1 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普拿疼)是藉由抑制中樞神經合成前列腺素,而達到止痛效果。

2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則是藉由抑制環氧合(COX)的作用,抑制前列腺素形成,降低發炎反應,減輕疼痛感。

3葡萄糖胺與軟骨素(glucosamine andchondroitin)則可刺激蛋白聚醣(proteoglycan)合成與關節滑液的分泌,增加骨骼關節液的黏稠與潤滑性,透過關節的代謝正常化,保護骨骼之間不會因為摩擦而受損。

4 關節內注射類固醇(steroid)可明顯改善局部病灶疼痛。效果可維持 4~8 週,但建議每年注射次數以 3~4 次為限,避免產生全身性的副作用。

5 關節內注射玻尿酸(hyaluronate)則是因高分子量的玻尿酸是關節液的主要成分,可增加關節液的黏稠度,降低關節摩擦,改善骨關節炎的疼痛症狀。注射頻率為每週 1 次,持續注射 3~5 週。

藥物選擇多,副作用也多

若嚴重到使用藥物也無法改善症狀,則需評估手術的必要性,甚至需置換人工關節。

雖然可以治療的藥物選擇性多,但藥物還是有其副作用,不可不慎。例如服用乙醯胺酚最好不要飲酒,以免增加藥品發生肝毒性或上消化道出血的風險,且長期使用此類藥品可能會加強抗凝血劑warfarin的效果,同時使用此類抗凝血劑的患者,務必要追蹤凝血功能。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分為非選擇性消炎止痛藥及第二型環氧合?特異選擇性消炎止痛藥。第二型環氧合?特異選擇性消炎止痛藥,出現上消化道出血副作用的機率較少,但其相對發生心血管風險的機率,卻可能較傳統非選擇性消炎止痛藥來得高。

除了腸胃與心血管方面的副作用之外,還可能造成急性腎功能損傷,少數患者可能會造成腎臟衰竭、過敏反應、出血等。

至於使用葡萄糖胺與軟骨素治療的常見副作用,則包括腸胃不適、腹瀉、心灼熱感與噁心等,極少數會產生過敏反應。若對貝類過敏或是氣喘患者並不建議使用葡萄糖胺,對鯊魚過敏者則不建議使用軟骨素。

關節內注射類固醇的效果佳,但局部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包括肌腱斷裂、骨頭壞死等。而關節內注射玻尿酸則有可能出現注射部位有皮疹、瘀青或局部搔癢等反應。

葡萄糖胺流失,關節失去保護

葡萄糖胺存在於軟骨與結締組織各處,是形成軟骨細胞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會自然在骨關節產生,是製造與維持關節軟骨連接組織的兩個重要物質─葡萄糖胺聚糖類(glucoaminoglycens)和蛋白聚糖類 (proteoglygcans) 所必需的原料。

葡萄糖胺可供應關節及關節軟骨養分,並促進磨損退化的軟骨再生,及關節滑液的潤滑功能。人類與動物都可以自行合成葡萄胺,只是隨著年齡增加,合成的速度趕不上分解的速度,於是造成體內及關節缺乏葡萄胺的現象,進而影響關節內細胞的新陳代謝。

葡萄糖胺具有的優勢不少,可用來製造使關節柔軟的蛋白多醣,防止骨骼摩擦,保有關節活動的彈性,維持關節完整及骨骼結構功能。且可刺激製造軟骨,對關節傷害的治療具有助益。

隨著身體老化,關節組織會磨損,葡萄糖胺則可提升、保護並強化軟骨結構,以預防因老化引起的關節失調。

葡萄糖胺強化軟骨,舒緩關節痛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其下的研究單位,曾研究葡萄糖胺與軟骨素對減低膝關節疼痛的短期成效,試驗對象為40歲以上,有膝蓋痛的表現,並經X光證實患有退化性關節炎。6個月的試驗中發現,在中等至嚴重疼痛的組別裏,葡萄糖胺與軟骨素組有79%的患者減輕20%以上的疼痛,對照組只有54%達到這個指標。

在醫界具有權威地位的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報導指出,葡萄糖胺是軟骨基質和關節液的基本成分,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長期服用葡萄糖胺超過3年,可防止膝蓋關節結構進一步惡化。

歐洲方面的臨床試驗已證明,葡萄糖胺是安全無毒的食品,多數變形性關節炎患者將葡萄糖胺當成治療藥劑長期服用,已有實際成效。此外,背痛是因關節炎或肌肉緊繃所致,葡萄糖胺可以強化軟骨,加強支撐背部脊椎骨的組織,對上脊椎和頸部疼痛都有抒緩的功效。

老年人除了退化性關節炎外,也要注意骨質疏鬆所帶來的危機。骨質疏鬆症會使得軟骨耗損並逐漸瓦解,當關節少了這層緩衝,即會造成發炎、疼痛與僵硬,補充葡萄糖胺可減緩骨質疏鬆症對關節造成的傷害。

平日的保養還是最重要

葡萄糖胺並非直接來自於食物,而是取自幾丁質,這種物質在小蝦、龍蝦和螃蟹殼上都能找到。美國、日本將葡萄糖胺列為食品,因為葡萄糖胺的使用對各年齡層的人都很安全,並沒有明顯副作用的記錄。

多種藥物可以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的疼痛,但平日的保養還是最重要的。建議民眾要維持理想的體重,以免過重的重量,增加關節的負擔,並使關節炎惡化。若有不適症狀時可接受復健治療,藉由熱敷或配戴護具緩解症狀,適度的運動可以改善關節液的循環,使關節軟骨獲得較好的營養支持。

平日的保養上,則可藉由適當補充含有葡萄糖胺的保健產品,維持關節健康,目前市面上含有葡萄糖胺的產品不但有口服製劑,還有最新外用葡萄糖胺產品,透過皮膚吸收,安全的達到保健效果,讓民眾有更多的選擇。

退化性關節炎是年長者常見的關節疾病,除了藉由日常保養延緩發生的時間及惡化的速度外,若有不適症狀務必盡早就醫,經由醫師評估適切的治療方式,讓自己的生活不受退化性關節炎的束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ndybear98 的頭像
    candybear98

    遺忘的足跡

    candybear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