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沒食慾、頻尿、漏尿、忘東忘西…… 老了一定會這樣嗎? 這些不適究竟是正常老化,還是疾病反應?
大部分人都認為,老了就會「全身壞光光」,不是長期臥床、病痛纏身,就是癟嘴缺牙、滿口胡言亂語,然而,最新的老人照護觀念告訴我們,老化雖然會使器官退化,但不至於會退化到成為疾病的程度,趁早保養,對疾病警覺,及時給予正確地照護,老年生活也能很硬朗!
Q這裡痠、那裡痛 是正常老化現象?
正解》不一定,也可能是疾病。 只要天氣變化,就常聽到老人家喊痠痛,痠痛是最困擾老人家的感受之一,不但發生頻率高,成因也不見得找得到,不少人只能任由它繼續痠痛,最後大家便以為「老了就會這樣」! 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回答,痠痛本身只是一種症狀,背後成因很多;以膝關節為例,退化讓膝關節常感不適,為了避免上、下樓梯時有「怪怪」的感覺,周邊的肌肉在動作時,自然承受比以前更大的力量,使用頻率也可能更高,如果老人的活動量又不小,附近肌群就可能常覺得痠痛。 不過,痠、痛也可能與疾病相關,例如膝關節痛也可能是骨頭、神經或肌肉病變所引起;所以,常有痠痛情況,若影響生活,不要妄下論斷,應及早就醫,讓醫師抽絲剝繭找出病因,才是科學的方法。
Q老人家走路愈來愈慢 是正常的?
正解》會變慢,但每秒步速還是應大於1公尺。 彭莉甯醫師回答,跛行、間歇性跛行、視力不良、平衡感不好、帕金森氏症、糖尿病、尿失禁等眾多因素,都可能直接、間接地使走路速度變慢,甚至導致跌倒。國際上對老人行走速度的標準,是每秒步速不小於1公尺,小於1公尺就是功能過差的警訊,需要進一步評估。 實務上,在75歲以後,較容易因疾病,使走路速度明顯下降。由於走路速度變慢是多種因素導致的綜合性症狀,出問題的可能是平衡感、肌力或視力,可到醫院分開測試,或使用綜合性的「起立行走測試」。
BOX:起立行走測試 在家進行此測驗,宜在20秒內完成,超過就需就醫。 (從椅子上)站起來走3公尺轉身走3公尺坐下
Q怕跌倒盡量讓老人家少走動 坐輪椅、臥床都無妨?
正解》錯,反而加重失能! 很多人認為,既然老人易跌倒,何不讓他安穩地臥床或坐輪椅,對有疾病的老人來說,又能休息養病。這聽起來理所當然的想法,卻可能加速失能的發生! 據研究,老人臥床1天造成的功能衰退,需用2~3天的時間來恢復,身體功能越不用越容易下降,在老人身上這種現象尤其明顯,所以一味的保護與過度照護,反而是矯枉過正的作法。 防跌,除了到醫院找出常跌倒的原因,加以治療之外;就是要做好居家環境的防跌工作;例如:在浴室加上止滑墊與扶手、為老人家挑選拐杖或幫助走路的輔具、地板選用不滑的材質、增加照明度等;如果老人家狀況不錯,也可到戶外活動,此時請家人陪伴、使用輔具、選擇對老人友善的環境都是可行的方式。……大家健康雜誌臉書粉絲團每天都有健康實用的訊息,關心您的身心健康,快上網搜尋喔!
感謝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審稿
【大家健康雜誌 文/葉語容】
|
candybear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