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不再是常見的老年疾病,近幾年運動風氣盛行,加上膝蓋的不當使用下,導致越來越多人的膝蓋受傷、關節軟骨提早磨損,使人未老關節先衰,膝關節退化有年輕化的趨勢。膝關節退化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情況必須及早就醫治療?愛運動的你,大意不得!

近年來運動風氣盛行,戶外活動從登百岳、騎自行車環島到路跑,室內健身房從飛輪、階梯有氧到搏擊格鬥等,這些運動種類雖新穎且流行,但卻有可能因為不當的方法或習慣,而造成膝關節的過度使用或快速磨損。

 

350萬人飽受膝關節疼痛之苦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的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推估有350萬人飽受膝關節疼痛之苦。三軍總醫院副院長、骨科專科醫師潘如瑜指出,這個數值估算與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一致,但若加上受傷、創傷或因運動傷害所造成的膝關節退化,應該不只15%,而比率增加的原因,也就是所謂的膝關節退化呈年輕化了。

 

臨床上,常發現因為創傷或因運動傷害所導致的膝關節退化患者年僅20餘歲,甚至有4050歲的中年人,在空巢期又開始積極運動後,卻出現了關節疼痛的問題,診斷後,才知自己的膝關節已進入退化狀態。這也顯示「膝關節退化已經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即使是年輕人,也應該盡早懂得保養膝蓋,對日後的行動才不會造成影響。

 

膝關節退化原因

 

◆老化、不良生活行為

「車輛輪胎用久了一定有耗損,人也一樣會老化,特別是膝關節,必須承受體重的壓力,執行每天行走、上下樓梯、蹲、跪等彎曲、伸展、旋轉的動作,因而會逐漸磨損退化。」一旦膝關節腔內的關節軟骨,因為各種原因造成磨損與破壞,加上關節潤滑液失去正常的黏稠性且量變少,會導致關節活動時磨擦係數增加,久而久之,會導致膝關節退化。倘若出現紅腫熱痛情形時,即是「急性膝關節炎」。

 

◆不當的運動習慣與方式

會造成膝關節退化的原因,潘如瑜說,除了因年齡而出現的自然老化情形外,因運動的習慣與方式不對,也會對關節造成傷害,尤其是長期發生的持續運動如馬拉松、登百岳、騎車環島等,都會對膝關節造成累積性的傷害。

◆意外傷害、久站、負重、上下樓梯

意外、車禍、跌倒等傷害事件,甚至是平日工作中經常需要長期站立、負重、上下樓梯等,也容易讓膝關節磨損加速而提早退化。

 

◆肥胖

肥胖也是加速膝關節耗損的一大因素,體重過重會增加膝關節重量的負擔,進而造成退化性關節炎的惡化。

 

跑跳、盤腿、跪姿  膝關節傷害大

 

有研究指出,進行跑步及跳躍等動作時,對膝關節造成的壓力會提升到正常走路的47倍。而某些動作如長時間的蹲馬步、盤腿、跪姿等行為,對膝蓋的軟骨組織也是一大負擔。

 

至於膝關節退化是否與遺傳相關?潘如瑜解釋,膝蓋中的軟骨組織是無法再生的,一旦受傷就會纖維化成為疤痕組織。軟骨組織的耐磨性與抗壓性都來自於基因表現,「軟骨的含水性有90%以上,有彈性又光滑,當結構完整時還能承受一定的磨擦與壓力,但耐壓性會隨著時間達到臨界點,這個時間點就是由遺傳來決定。」

 

關節退化的銀髮族,慎防跌倒!

 

潘如瑜說,到了膝關節退化的晚期,如果老年人因為有內科問題如嚴重糖尿病、心律不整等屬於開刀危險條件時,可能會出現憂鬱情形,「吃不好、走不動的惡性循環下,即使是上下床都可能不慎摔倒,一旦摔倒,又會有骨折併發症,提高褥瘡、感染等機率,這也是退化性關節炎可能對銀髮族帶來的最嚴重的影響。」

 

骨刺變大影響關節功能,才要去除

 

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陽明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兼骨科教授陳威明指出,確診退化性膝關節炎,可藉由照普通的正面及側面X光,加上特殊髕骨角度(axial view)的X光片來得知嚴重度,比較嚴重時,可見關節週圍會有骨頭增生的現象,也就是國人常說的「骨刺」(osteophyte)。

 

「『骨刺』其實並不適當,聽起來感覺似乎會刺到神經,必須要去除,但它只是人體關節軟骨磨損退化後,自然的保護增生,稱之為『骨疣』比較恰當。」陳威明說,除非骨刺已經長大到會影響關節的功能,或者造成斷裂形成游離體時,才必須考慮去除,否則一般是可以不用理會的。

 

關節紅腫熱痛,宜速就醫治療

 

至於膝關節退化到什麼程度時必須就醫治療?潘如瑜認為,當有關節腫脹、蹲下有困難時,患者就應該要有所警覺。「一旦出現腫痛時,就表示內部已經有發炎積水了,因此,如果夜晚會痛醒、早上起床也痛到無法下床走路時,一定要盡速就醫治療。」

 

如果只是單純的膝關節疼痛,通常休息一晚就能恢復,但若出現隆起時,通常已經到了初期與中期之間,有積水與骨刺同時出現時,關節會覺得熱熱的、脹脹的,「這是因為軟骨接受壓力的磨損出現損傷,細胞被破壞而釋放出細胞內誘導物質到關節之中,這時身體內的白血球就會起身對抗分泌發炎激素,關節因而腫脹。」

 

先採行保守治療及復健治療

 

已經發生紅腫熱痛時,通常會依照症狀及X光所觀察軟骨磨損的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陳威明說,採行的治療方式也因而不同。

 

◆保守治療:肌肉訓練、減重、改變生活型態

最好的保守治療方式,是肌肉的訓練、減重,以及改變生活型態,例如減少爬山、爬樓梯、跳躍、跑步、蹲、跪等會增加關節磨損的動作,並鼓勵患者游泳、騎自行車等,且必須控制體重,平日最好穿鞋跟較軟的鞋子,來減少膝關節的負荷。如果症狀嚴重,可以拿拐杖助行,甚至穿上膝關節矯正支架,幫助患者在走路時關節面受力較平均,可減少疼痛。

 

◆復健治療:紅外線照射、冷療、熱療、按摩

在復健與治療上,陳威明指出,一般會安排紅外線照射、冷療、熱療、按摩、肌肉訓練等來改善關節疼痛與僵硬,對於發炎症狀嚴重者,臨床上也會給予一些非類固醇消炎藥,以降低發炎反應。

 

運動循序漸進,能護膝不傷膝

 

總之,膝關節退化的原因有跡可循,關節受損就是不斷的傷害軟骨細胞、不斷的發炎。在治療關節炎時,通常只能維持不惡化,降低發炎程度,減少下一次更嚴重的破壞。

 

「每一次激烈的活動如偶爾的一次登山、逛街太久等,都可能讓膝關節受到不可逆的傷害。」潘如瑜提醒,運動是必要的,但必須循序漸進,並要有規律性,正確的運動與保養知識,才是保護膝關節最重要的觀念。

 

 

膝關節退化的進程

初 期-稍微有酸痛感,尤其是膝蓋內側,走路走遠了覺得酸痛,但外觀沒有隆起(腫)。

中 期-關節有積水現象,已經有隆起現象(腫),這時從X光片上可發現週圍有骨(贅、疣)刺。

中後期-許多動作已經無法做,如蹲不下去、上下樓梯困難等,這時X光片上可見骨刺變大、關節空隙變薄。

晚 期-此時關節的空隙已經完全消失,患者已經寸步難行,走兩步就會痛,這時必須要靠輪椅或拐杖助行,生活自理能力差。

 

該不該換膝關節?

 

關節疼痛所造成的不便影響生活品質甚鉅,光靠吃藥或打針無法完全治癒退化性關節炎,但可減少疼痛、改善生活品質;當患者嘗試過服藥、物理治療、改變運動方式與習慣後,仍無法達到很好的效果時,就需面臨是否該置換人工關節的抉擇。

高齡化社會到來,讓膝關節退化患者接受人工關節置換的比例逐年升高。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2015年關節手術執行約4.8萬件;實際上,還有許多中老年人正面臨是否要置換人工關節的抉擇,憂心的是,不外乎擔心手術的安全性,也害怕術後膝蓋疼痛更難耐!

3種情況必須置換人工膝關節

臨床常見的膝關節炎,就屬退化性關節炎了!何時是膝關節炎最佳的開刀時機,其實沒有明確的標準答案。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外傷骨科主任葉文凌指出,臨床上認為需要開刀通常有下列3種情況:

1已經痛到無法行走,而且接受保守治療如吃藥、打針、復健等,都沒有明顯好轉現象,可能必須置換人工膝關節才能改善。

2從X光片顯示,關節軟骨已磨損嚴重,甚至出現關節外觀嚴重變形,如膝蓋腫大、有骨刺等,通常會建議可進行手術置換人工膝關節。

3從X光片觀察,已經到了第五期時,就一定要置換人工關節,但不表示第三、四期患者一定得堅持不動手術,若是疼痛已經超乎忍受,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與行動,其他治療方法效果又不大時,也會建議動手術。

最好60歲以上再開刀換關節

置換人工關節時,年齡也會是一大考量嗎?葉文凌認為,目前人工關節的材質與效果仍有局限,離真正符合人體的生物力學還有一段差距,無法做到客制化的程度。依據美國骨科醫學會統計,人工關節的5年平均殘存率為94~96%、10年約90%,只要遵循醫囑好好保養,一般可有5至10年的殘存率。「通常會建議患者60歲以上再做更換,若萬不得已時,也必須等到55歲再動手術,如此一來,第一次手術後若鬆脫,第二次手術還可以有5到10年的使用時間。」

年齡大的患者也能開刀嗎?葉文凌認為,年齡不是問題,只要患者本身的麻醉風險不大,上了年紀仍然可以動關節炎手術。臨床上就曾遇過85歲的阿嬤希望動手術,但評估年齡過大而暫緩,但該名患者到了93歲時又來門診要求手術,「阿嬤在動完手術後,最近又來看診,如今已經98歲了。」他笑著說。

中山醫院骨科主任吳濬哲也說,在自己的門診中,90歲以上的老人動手術比比皆是,且因現在的手術方式選擇性多,與傳統手術相比較,相對安全、手術時間短、復原快,通常術後隔天就可返家,且不用輸血,有些患者甚至隔週就能上球場打高爾夫球。

葉文凌指出,如果膝關節只有疼痛,從X光上看不出明顯變化,大部分患者只要控制體重、訓練核心肌群、大腿肌群、改善柔軟度,就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先決條件,必須處理並控制先天性疾病與外傷情形如十字韌帶受傷、半月板受傷或軟骨傷害等,只要把這些危險因子去除,日後退化性關節炎出現的時間點,或許就能延後。?

3種膝關節置換手術比一比

手術治療的方式,除了全膝關節置換,也有部分膝關節置換(單一關節面置換),可選擇採行傳統手術、微創手術或是機器人手臂來進行關節置換。

1傳統手術→傷口大、復原期長

傳統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必須全部切除股骨與脛骨兩側,再將合金零件貼合,中間放一片壓克力材料組件做為滑動表面,傷口大、復原期也長。

2微創手術→傷口小、復原快

葉文凌指出,如今的人工關節手術多採微創手術,隔天就可出院,侵襲性小,不破壞肌肉組織,且術後復原也快,根據長庚醫院所做的大規模統計,滿意度約95%。

3機器人手臂置換術→更精準安全

近年來,微創手術盛行,還可透過機器人手臂膝關節置換術,直接更換單側或全側,不會傷害韌帶及週邊神經組織,只需磨除受損的關節組織,可大幅降低膝蓋破壞的程度。

一年來,已經執行超過180例機器人手臂膝關節置換手術的吳濬哲指出,臨床發現有2/3的患者膝關節只有內側有問題,但傳統手術必須全部鋸除,且通常只可使用10年左右,復健期長達3個月,就像汽車輪胎一樣,久了仍會磨損,10年後仍需換墊片。因此,透過機器人手臂關節置換術,可以很精準磨除關節受損部位,手術更安全,也縮短了恢復期。

如今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已是一種很安全的手術,且技術也很成熟,葉文凌認為,對於遠期療效而言,患者在置換人工關節後,症狀都可得明顯的改善,不僅疼痛感減輕,從事日常活動的能力也可恢復。因此,與其抉擇是否動刀,不如想想自己對功能的需求為何,才能得到最好的答案。

女性是關節炎的高危險族群?

根據美國骨科醫學會統計,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的患者有2/3是女性,從長庚醫院的臨床患者來看,女男比例約二比一。葉文凌說,屬於遺傳基因的原發性關節炎以女性居多,原因與生理結構及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女性的髕骨面積較男性小,相對承受的重量也大;再加上女性停經後,荷爾蒙分泌減少,軟骨的代謝快,更容易出現膝關節病變。?

況且,女性比較缺乏運動,肌肉無法負荷膝關節,也因此容易磨損軟骨;再者,女性X型腿比男性多兩度,且中年後容易肥胖,日積月累磨損下,會影響蹲或上下樓梯髕骨關節的負荷,因此,很早就會併發髕骨關節的退化性關節炎。

哪些人不適合更換人工關節?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換人工關節,葉文凌指出,若患者屬於糖尿病、腎臟病、免疫功能不好、心臟病、骨質疏鬆等高危險族群,或長期使用類固醇如紅斑性狼瘡患者,感染率會比一般人高,通常不建議開刀。

什麼是機器人手臂置換術?

透過機器人手臂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方式,是在術前利用電腦輔助3D模擬,在手術中利用導航確認,手術的精準度高,且只要將受損的關節磨除即可,可保留好的關節、韌帶及週邊神經組織,即使是處理難度較高的髕骨骨關節面,也能精確磨除受損部位,大幅提升手術安全性,更可縮短患者的恢復期,甚至不需要復健,手術當天就能像正常人般行動自如,關節活動度也不受限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ndybear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