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骨中下l/3骨折,合併下尺橈關節脫位具有許多名稱。早在1929年法國人即稱之為反盂氏骨折。1934年Galeazzi詳細描述了此種損傷,並建議強力牽引拇指整復之。此後即稱此種損傷為蓋氏骨折。還曾被稱為Piedmon骨折。 Compbell稱之為"必須骨折"(fracture of necessity)因其確信此種損傷必須手術治療。此種損傷較孟氏骨折更為多見,其發生率約高於後者6倍。

  一、受傷機轉

  蓋氏骨折可因直接打擊橈骨遠l/3段的橈背側而造成;亦可因跌倒,手撐地的傳達應力而造成,還可因機器絞軋而造成。受傷機轉不同,其骨折也有不同特點。

  二、骨折分型

  1.橈骨遠端青枝骨折合併尺骨小頭骨骺分離,均為兒童。此型損傷輕,易於整復。

  2. 橈骨遠l/3骨折,骨折可為橫形,短斜形,斜形。短縮移位明顯,下尺橈關節脫位明顯。多為跌倒手撐地致傷。前臂旋前位致傷時橈骨遠折段向背側移位,前臂旋後位致傷時橈骨遠折段向掌側移位。臨床上以掌側移位者多見。此型損傷較重,下尺橈關節掌背側韌帶,三角纖維軟骨盤多已斷裂(三角纖維軟骨盤無斷裂時多有尺骨莖突骨折)。骨間膜亦有一定的損傷。

  3. 橈骨遠l/3骨折,下尺橈關節脫位,併合並尺骨幹骨折或尺骨幹之外傷性彎曲。多為機器絞軋傷所致。損傷重,可能造成開放傷口。此時除下尺橈關節掌、背側韌帶,三角纖維軟骨盤破裂外,骨間膜多有嚴重損傷。

  三、症狀和體征

  症狀和體征與創傷嚴重程度有關。移位不著的骨折僅有疼痛,腫脹和壓痛。如移位明顯橈骨將出現短縮和成角,下尺橈關節壓痛,尺骨頭膨出。多為閉合性骨折,開放骨折時多為橈骨近折端穿破皮膚所致,傷口小。神經血管損傷罕見。

  四、X線表現

  通常骨折部位在橈骨中下l/3交界處,為橫形或短斜形,多無嚴重粉碎。如橈骨骨折移位顯著,下尺橈關節將完全脫位。於前後位x線片上,橈骨表現為短縮,遠側尺橈骨間距減少,橈骨向尺骨靠攏。側位x線片上,橈骨通常向掌側成角,尺骨頭向背側突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ndybear98 的頭像
    candybear98

    遺忘的足跡

    candybear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