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常見的惡性腫瘤中,子宮頸癌是威脅女性最普遍的生殖道惡性腫瘤,根據行政院衛生署 2005 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在女性癌症排名第五位,該年新增 1,977 名子宮頸癌病人。近年來,在政府大力推廣子宮頸抹片檢查及治療技術的進步影響下,子宮頸癌的死亡率從民國 84 年的每 10 萬人口 10.9 (1010 人 ) ,下降到民國 96 年的每 10 萬人口 7.4 (833 人 ) 。這個訊息顯示,在子宮頸癌的防治上,我們已有初步不錯的成績,但因為它的發生沒有明顯的症狀,我們仍不可對它掉以輕心。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會引起子宮頸癌?目前所知的危險因子包括下列幾種 :
• 人類乳突狀病毒 ( Human Papilloma Virus ,簡稱 HPV ):研究發現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後,病毒會侵入子宮頸上皮細胞核改變其基因性質,引起病變。人類乳突狀病毒共分 100 多種亞型,其中第有 17 種型別已被證實與子宮頸癌有關連,有將近 99% 的子宮頸癌患者可以發現有人類乳突狀病毒的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主要是因性行為感染。
• 性行為 :調查報告指出,愈早有性生活且性伴侶愈複雜,則得到子宮頸癌的比例愈高。尤其是在青春期時就已經有性生活的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風險增加,日後產生子宮頸癌的機率愈高。
• 吸菸 :有報告顯示,香菸中致癌因素的尼古丁物質,會降低子宮頸癌局部的免疫力。
• 女性荷爾蒙 :有些學者認為女性荷爾蒙中的黃體素,會改變子宮頸上皮細胞的穩定性,導致發生不正常的變化。
當一個人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後,在 5 到 10 年後約有 20% 的機率會有子宮頸上皮的病變,而這樣的病變到真正變成癌症大概也需要 5 到 10 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大部分並無特別的症狀。唯一比較特殊的,是一些不明原因的陰道出血,隨著病灶範圍的擴大,陰道異常分泌物也會增加。但因為症狀不明顯,常會被忽略,所以例行性的抹片及骨盆腔檢查是必要的。
台灣從民國 84 年 7 月起,健保就提供 30 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免費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加上民間防癌團體也大力宣導,「六分鐘護一生」、「三點不漏」等口號,讓 30 歲以上女性 3 年內曾接受抹片篩檢比率由民國 84 年的 109% 升至 96 年的 52% 。然而這樣的篩檢的比例仍遠不及已開發國家的比例 ( 美國 60 ~ 70 %,英國更高達 83 % ) ,尤其在一些較偏遠醫療資源不普及的地區篩檢的比例更低。
片檢查的結果依序包括 : 正常(包括發炎及萎縮)、非典型細胞、輕微的病變 (CIN I) 、中度 (CIN II) 及重度的病變 (CIN III) 、原位癌、鱗狀上皮細胞癌及腺性上皮細胞癌 ( 會再依侵犯的範圍分為 I~IV 期 ) 以及其他未能區分的情況。
一旦確立有異常的問題,就會依疾病分期、病人年齡及整體健康狀況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包括雷射治療、冷凍治療、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三種方法。若能早期發現,保留子宮的機率就較高,五年的存活率也都有 80% 以上。
其實子宮頸癌對女性的威脅,除了生命威脅外,亦引發了其他的議題,包括親密關係的發展、身體心像的改變、生育等。
許多的癌症都會造成病人身體心像的改變,對一個子宮頸癌的病人而言,最大的身體心像改變即為「失去子宮」。雖然外表上並沒有缺少,但對不少女性而言,失去子宮的同時也失去了女性認同的來源,失去了女性對自己身體完整性的信念,因此病人常感覺自己「愈來愈不像女人」。
除此之外,失去子宮也代表失去生育能力,加上罹患癌症的年齡層下降,不少年輕患者必須面對無法生育的遺憾及傳統家庭傳宗接代的壓力。在調查統計中也發現,性行為較早及性伴侶較多者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較高,因此也有不少患者因為怕承受別人異樣的眼光而不敢說自己是子宮頸癌的患者。
這些對病人而言都是一種說不出的痛,也常會造成病人與另一半無法回復過去的親密關係,「身體距離」也愈來愈疏遠。一般而言,造成這種親密關係障礙的原因有二,第一是生理因素:子宮頸癌的病人可能因為治療而影響其荷爾蒙的分泌,陰道分泌物減少造成性行為時的不舒服,間接影響病人性慾;第二是心理因素:很多病人相信,性行為會造成子宮頸癌的復發,在擔心懷疑的心理狀況下,無法與伴侶發生親密關係。
這些問題是需要病人與親友一起來努力的,病人需要與另一半及其他家人開放的溝通,討論彼此的擔心、害怕。但也不要期待自己很快從這個衝擊中走出來,給自己一些時間哀悼子宮,時間雖然無法完全治癒傷痛,卻可以緩解傷口帶來的痛楚。希望子宮頸癌預後的女性,試著看到自己雖然失去子宮,仍擁有生命、擁有其他的美好特質,仍然可以做一個快樂的女人。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會引起子宮頸癌?目前所知的危險因子包括下列幾種 :
• 人類乳突狀病毒 ( Human Papilloma Virus ,簡稱 HPV ):研究發現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後,病毒會侵入子宮頸上皮細胞核改變其基因性質,引起病變。人類乳突狀病毒共分 100 多種亞型,其中第有 17 種型別已被證實與子宮頸癌有關連,有將近 99% 的子宮頸癌患者可以發現有人類乳突狀病毒的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主要是因性行為感染。
• 性行為 :調查報告指出,愈早有性生活且性伴侶愈複雜,則得到子宮頸癌的比例愈高。尤其是在青春期時就已經有性生活的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風險增加,日後產生子宮頸癌的機率愈高。
• 吸菸 :有報告顯示,香菸中致癌因素的尼古丁物質,會降低子宮頸癌局部的免疫力。
• 女性荷爾蒙 :有些學者認為女性荷爾蒙中的黃體素,會改變子宮頸上皮細胞的穩定性,導致發生不正常的變化。
當一個人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後,在 5 到 10 年後約有 20% 的機率會有子宮頸上皮的病變,而這樣的病變到真正變成癌症大概也需要 5 到 10 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大部分並無特別的症狀。唯一比較特殊的,是一些不明原因的陰道出血,隨著病灶範圍的擴大,陰道異常分泌物也會增加。但因為症狀不明顯,常會被忽略,所以例行性的抹片及骨盆腔檢查是必要的。
台灣從民國 84 年 7 月起,健保就提供 30 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免費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加上民間防癌團體也大力宣導,「六分鐘護一生」、「三點不漏」等口號,讓 30 歲以上女性 3 年內曾接受抹片篩檢比率由民國 84 年的 109% 升至 96 年的 52% 。然而這樣的篩檢的比例仍遠不及已開發國家的比例 ( 美國 60 ~ 70 %,英國更高達 83 % ) ,尤其在一些較偏遠醫療資源不普及的地區篩檢的比例更低。
片檢查的結果依序包括 : 正常(包括發炎及萎縮)、非典型細胞、輕微的病變 (CIN I) 、中度 (CIN II) 及重度的病變 (CIN III) 、原位癌、鱗狀上皮細胞癌及腺性上皮細胞癌 ( 會再依侵犯的範圍分為 I~IV 期 ) 以及其他未能區分的情況。
一旦確立有異常的問題,就會依疾病分期、病人年齡及整體健康狀況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包括雷射治療、冷凍治療、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三種方法。若能早期發現,保留子宮的機率就較高,五年的存活率也都有 80% 以上。
其實子宮頸癌對女性的威脅,除了生命威脅外,亦引發了其他的議題,包括親密關係的發展、身體心像的改變、生育等。
許多的癌症都會造成病人身體心像的改變,對一個子宮頸癌的病人而言,最大的身體心像改變即為「失去子宮」。雖然外表上並沒有缺少,但對不少女性而言,失去子宮的同時也失去了女性認同的來源,失去了女性對自己身體完整性的信念,因此病人常感覺自己「愈來愈不像女人」。
除此之外,失去子宮也代表失去生育能力,加上罹患癌症的年齡層下降,不少年輕患者必須面對無法生育的遺憾及傳統家庭傳宗接代的壓力。在調查統計中也發現,性行為較早及性伴侶較多者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較高,因此也有不少患者因為怕承受別人異樣的眼光而不敢說自己是子宮頸癌的患者。
這些對病人而言都是一種說不出的痛,也常會造成病人與另一半無法回復過去的親密關係,「身體距離」也愈來愈疏遠。一般而言,造成這種親密關係障礙的原因有二,第一是生理因素:子宮頸癌的病人可能因為治療而影響其荷爾蒙的分泌,陰道分泌物減少造成性行為時的不舒服,間接影響病人性慾;第二是心理因素:很多病人相信,性行為會造成子宮頸癌的復發,在擔心懷疑的心理狀況下,無法與伴侶發生親密關係。
這些問題是需要病人與親友一起來努力的,病人需要與另一半及其他家人開放的溝通,討論彼此的擔心、害怕。但也不要期待自己很快從這個衝擊中走出來,給自己一些時間哀悼子宮,時間雖然無法完全治癒傷痛,卻可以緩解傷口帶來的痛楚。希望子宮頸癌預後的女性,試著看到自己雖然失去子宮,仍擁有生命、擁有其他的美好特質,仍然可以做一個快樂的女人。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