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久咳、曾接觸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必須儘速檢查,一旦確認遭結核菌感染,只要接受治療持續用藥,那同住的家人可同桌吃飯、也不必害怕被傳染。

「我先生半年內瘦了6公斤,咳嗽好幾個月都沒好,痰很多。一開始去診所看病拿藥,稍微好一點,但咳嗽沒斷根。我叫他再去看,他還兇我。後來幫他掛好號,他才肯去。檢查後發現是肺結核。我們全家也做了檢查,我跟3歲的孫子都是潛伏感染,現在也要吃藥,預防發病。

我們這一里怎麼那麼多人得肺結核!鄰居說,有個阿嬤都沒吃藥,還到處趴趴走,真是阿彌陀佛喔。還好後來她也加入都治計劃,開始每天吃藥。」

陳太太是肺結核病人家屬,談起先生的病情和藥物副作用,她憂心忡忡,也心疼小孫子被感染。

「肺結核會把人變成林黛玉,消瘦、蒼白、弱不禁風,」醫師形容。怎樣把它拒於門外?

一般民眾:久咳別當成感冒

● 戴口罩:出入公共場所、空氣不流通的地方,養成戴口罩的習慣。

● 在室內儘量打開窗戶:保持空氣有進有出,即使空氣中有致病原,濃度會被稀釋,降低傳染風險。

● 關心身體變化:世界衛生組織在資源缺乏的區域推廣「7分篩檢法」,如有咳嗽2週、有痰、沒有食慾、胸痛、體重減輕等狀況,建議立刻到衛生所或醫院胸腔內科接受X光及驗痰檢查。

「記得咳嗽超過2星期還沒好,感覺愈來愈嚴重,就不要當成只是感冒,應該立刻到有X光設備的醫療院所就醫,」疾管署防疫醫師詹珮君說。

潛伏者:沒發病但也建議治療

如果接觸者檢查出曾遭結核菌感染,但目前未發病、沒有症狀,稱為「潛伏感染」,不會傳染他人。疾管署建議潛伏者也接受都治治療(預防性投藥),降低將來發病及傳染給別人的風險。

肺結核患者:持續治療別放棄

病人如果規律服藥2~3週,傳染力就大為降低,持續治療6~9個月,治癒率超過9成。

然而藥物可能有副作用,如噁心、嘔吐、腸胃不適、肝功能異常、視力模糊等,「可以回診時告訴醫師,醫師可以調整藥物的種類、劑量或用藥時間,不要自己決定不治療了,」詹珮君說。

即使診斷出抗藥性肺結核,也別灰心,「台灣治療抗藥性肺結核的成功率可達8成,治療時間需要1年半,但再辛苦也要根治它,徹底治療才能預防傳染。」

治療肺結核是一段辛苦的路,「需要家人多支持、鼓勵病人持續接受治療,病人得到關心、接納,會比較有動力把病治好,」她提醒,只要病人已持續接受治療,同住的家人不必過於害怕被傳染

此外,肺結核主要經呼吸道傳染,不是食道,病人若已服藥,家人可以跟他一起吃飯。

肺結核可能復發,因此即使治癒,仍然要注意是否再度出現久咳等症狀。

人類與微生物的戰爭難分勝負,身體不會撒謊,當它發出警訊,及時求醫,是保持健康的基本功。

註1|驗痰時在顯微鏡下看得到結核菌(陽性)或痰液細菌培養陽性,皆稱為「傳染性肺結核」,會傳染他人;若看不到結核菌(陰性)或痰液沒有培養出細菌,就是「非傳染性肺結核」,不會傳染,但若不治療,可能變成傳染性肺結核。

註2|在手臂注射抗原,打完後48及72小時,觀察注射處是否變硬,如變硬且範圍超過10公釐,表示曾感染結核菌。

(表2.潛伏感染跟肺結核有什麼不同?)

打了卡介苗,為什麼還會得肺結核?

小時候在手臂打卡介苗,留下一個醜醜的疤,為什麼長大還是可能被傳染肺結核?

花蓮慈濟醫院結核病實驗室主任李仁智指出,世界衛生組織曾在印度做卡介苗臨床試驗,結果發現打不打疫苗,得肺結核的機率差不多。「後來WHO建議,肺結核發生率低的國家可以考慮不打卡介苗。美國和歐洲部分國家都已不打。」

疾管署防疫醫師詹珮君說,卡介苗不是一個保護力達9成那樣厲害的疫苗,但對幼兒的瀰漫性結核病和結核性腦膜炎(註3),有8成以上的保護力,可減少兒童結核病的死亡;近期研究發現它對感染結核病的保護力也有5成,且約有30年之久。

她說,肺結核盛行的國家,青少年追加卡介苗可以降低發生率,但台灣的發生率已經算低,再追加恐怕效益不明顯。「台灣比較需要給潛伏感染者打的疫苗,降低未來5~10年發病的風險,這樣傳染給他人的風險也會大幅降低。目前國外已有藥廠在研發這種疫苗。」

註3|結核菌可能跑到身體各部位,若跑到腦膜就可能造成結核性腦膜炎。

· 作者 / 張靜慧 · 出處 / 康健雜誌 第244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ndybear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