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臉部肌膚吹彈可破、手腳纖細白皙,
偏偏一雙乾燥龜裂的腳跟,讓美麗大打折扣。
為了對付這厚厚一層皮,
摩腳石、摩砂棒、足膜紛紛出籠,
這些產品真的有效嗎?皮膚科醫師幫妳一次釐清!


許多女性喜歡磨腳皮,維持雙腳肌膚柔嫩,穿起涼鞋也好看。不過,書田診所皮膚科醫師鄭惠文提醒,去腳皮的原則是「不要一日捕魚、三天曬網」,最好以溫和的方法,養成定期去腳皮的習慣。


勤快激烈地去腳皮
反而增生更多角質


一次去除太多腳皮,皮膚突然接受大幅刺激,會引起保護機制,增生更多角質來保護足部而產生反效果,鄭惠文醫師表示,倒不如每天洗澡時,軟化角質後將腳皮搓乾淨,洗完澡再塗抹保濕品,效果反而好。

萬芳醫院皮膚科醫師石博宇也認為,自然的去除腳皮最好,只要「保濕」做得好,表皮層的保水度夠,多餘角質就能自動脫屑、剝落,盡量避免過度刺激皮膚。

因此,坊間各種除腳皮的工具,例如:浮石(磨腳石)、磨砂膏、磨砂棒、電動磨皮器,甚至削腳皮等民俗療法,都可以使用,重要的是不可過度。有些醫師認為電動磨皮器比浮石、磨砂棒更溫和,是因為使用浮石、磨砂棒,只要不小心施力太重或使用太久,就形成過度刺激,使用時須更謹慎。


除腳皮後加強保濕
幫助肌膚修護


坊間有些按摩、美容院提供削腳皮的服務,一般是腳皮已長了厚繭,甚至龜裂的民眾才會削腳皮,它與皮膚接觸的頻繁度、面積較少,適度使用也能有效去除厚皮,但原則同樣是「溫和為主,不宜一次去除太多」。

石博宇醫師補充,當皮膚達到油、水平衡的狀態,角質代謝自然順暢,所以油、水平衡才是治本之道,磨皮只是輔助。民眾去腳皮後,宜適度塗抹油、水比例均衡的乳液、乳霜類產品,提供肌膚修復所需的營養。若所處的環境較乾燥,沐浴後可先擦上厚厚的乳液,再穿上厚襪睡覺,幫助肌膚多一層鎖水功能,促進角質代謝。


過度使用足膜
恐引發接觸性皮膚炎


至於近日廣為流行的「足膜」,專家表示,足膜多含水楊酸,功能也是軟化角質、幫助角質脫落,恢復柔嫩肌膚,但依舊不能過度使用,只能當成定期去角質的工具之一。

所謂的「定期」,會隨各家產品的成分、濃度及個人角質的厚度而異,一般來說,頂多1〜2周用一次。若太常使用足膜,足部皮膚會變得更敏感、易乾裂,若產品所含的水楊酸濃度超過標準,甚至患者本身皮膚較敏感,都可能引發敏感、異常浮腫、膚色不均(色素沉澱)等「接觸性皮膚炎」反應。解決方法是盡快尋求醫師治療。

根據衛生署規定,有果酸及其相關成分的含藥化妝品,PH值不得低於3.5,水楊酸含量需在0.2〜2%之間。皮膚較敏感的人即使使用合格的足膜,仍可能引發接觸性皮膚炎。因此,石博宇醫師建議皮膚敏感的人,盡量選擇溫和的去腳皮產品,第一次使用時,先局部小範圍使用,待無過敏反應,再用於雙足。

感謝萬芳醫院石博宇醫師、書田診所鄭惠文醫師審稿



 





【大家健康雜誌   文/葉語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ndybear98 的頭像
    candybear98

    遺忘的足跡

    candybear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