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關鍵,不讓父母變急診常客

爸媽三天兩頭掛急診,問題出在哪裡?

                                         

不少老人家頻繁進出急診,甚至住院,身體一次比一次虛弱。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張進富說,澳洲研究發現,年長病患在急診就醫治療後,變得更脆弱、依賴,生活自理的能力從一半降低到三分之一。

成大醫院老年科主任張家銘說,老人反覆進急診,其實凸顯健康照護的問題沒有真正解決。比如多重疾患的老人常因嗆到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目前治療方法大多是住院、打抗生素、隨後出院,結果沒多久長輩又嗆到、又得吸入性肺炎。

他說,長輩罹患吸入性肺炎的原因很多,包括咀嚼及吞嚥功能退化、餵食或鼻胃管灌食方式錯誤、口腔衛生不佳、營養不良(影響免疫力,容易感染)等,「但誰來做這些評估,並教家屬照顧技巧?健保也不鼓勵醫護人員做這些。只處理急性問題,可以預期同樣的狀況會一再發生,愈來愈嚴重,兵敗如山倒。」

又如跌倒的老人被送到急診,大多就是檢查及處理外傷或骨折,然後出院,並沒有評估及處理跌倒的原因,所以長輩回家後會反覆跌倒,而傷害愈來愈嚴重,終至臥床。

他也常遇到長輩因為服藥遵從性不良而導致疾病控制不佳,多半沒告知醫生,最後才跟醫生說「不用再開藥了,還剩很多」,但是「誰去了解老人家為什麼沒吃藥?是忘記了(有無失智)、有副作用,還是過度擔心吃藥傷身?有沒有人告訴他正確的用藥觀念?」



如何幫助長輩少進急診?

▓控制好慢性病

衛福部台中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陳大中說,控制好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是最基本的。建議每天幫長輩量血壓。糖尿病、腎臟病也需留意飲食。

▓打疫苗

流行性感冒、肺炎是老人冬日殺手。打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可降低罹病風險。

▓做好藥物管理

教長輩把藥放入一格格的藥盒,每次吃一格;如果長輩常忘記吃藥或曾經吃錯藥,最好由照顧者給藥。

衛福部台中醫院高年科主任廖妙淯提醒,長輩可加入健保署「雲端藥歷系統」,醫師可從電腦看到病人近3個月用藥,避免重複用藥。萬一掛急診,病人或家屬一時記不清楚吃了哪些藥,醫師也能很快查到。只要病人本人同意就可加入雲端藥歷系統。

此外,許多醫院在領藥處旁設藥物諮詢處,由藥師協助檢視用藥,可提醒長輩多利用。

▓接受周全性評估

如果長輩身體功能衰退、有多重疾病、有多重用藥問題、暈眩等老年症候群,且因此常出入急診,可考慮掛老年醫學門診,評估整體身心狀況,找出問題,幫助長輩維持或改善生活功能。

▓固定看診醫院

成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紀志賢建議長輩不要常換看診的醫療院所(去固定的基層診所、地區或區域醫院、醫學中心),建立長期的病歷,醫師才能很快了解病史。

▓提升照顧能力

彰化基督教醫院高齡醫療整合中心主任黃俊雄說,長輩一再掛急診,原因很多,部分原因來自照顧端。比如餵食質地、鼻胃管灌食量與速度,或沒注意鼻胃管滑脫,或平躺灌食等,都可能產生反覆嗆咳,引發吸入性肺炎。

「照顧長輩需要人力、能力,」他說,舉凡翻身、拍背、拍痰、移位、換尿布、餵食或灌食、口腔清潔等,都有細節要注意。

如果長輩住院,建議家屬多跟護理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學習照顧技巧,或參加病友團體的課程,有些醫院也提供外籍看護照顧技巧訓練。

▓關心是良藥

「說來很玄,」陳大中說,有家人關懷、陪伴的老人通常較少生病;而孤單、無人聞問的老人身體常出狀況。「或許心情憂鬱,影響免疫力,讓他們容易生病。」

中國附醫急診部主任陳維恭認為,醫療制度也要改,才能跟得上高齡化的趨勢。「平常做好預防及追蹤疾病,就比較不會出現急性問題。但台灣家庭醫師制度不健全,沒有人專責照顧老人的健康、了解他們的生活環境、家庭背景、有沒有人照顧他,結果就是一再進急診。老人家的餘命消耗在上醫院,很可惜。」

《禮記》〈禮運大同篇〉提到「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陳維恭認為「養」字含義很深,不是讓老人吃飽、少生病就夠了,更重要的是照顧他們的心靈。親友的關心,乃至醫療制度為老人家著想,就是心靈最好的滋潤。


這些小事,爸媽在說「我病了」

老人身體機能退化,生病時身體反應不如年輕人劇烈及快速、症狀不明顯,很容易忽略,比如:

●沒胃口,吃不下飯

●沒精神、昏沉、活動量少、話變少

●情緒或認知改變:過於安靜或躁動

●虛弱無力、肢體突然不靈活、跌倒

●噁心、嘔吐 ●頭暈 ●睡不好

貼身照顧者對長輩的觀察通常最準,甚至只要直覺長輩不對勁、跟以前不一樣,就表示可能生病了。

這些症狀則要送急診:

●昏:意識不清。

●痛:急性疼痛,如劇烈頭痛、胸痛、腹痛。

●喘:呼吸急促、喘不過氣。

資料來源:衛福部台中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陳大中、彰化基督教醫院高齡醫療整合中心主任黃俊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ndybear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